既然已經確立了盟約,楊越便承諾不日即派大軍南下。
劉仲義叔侄滿臉欣喜,還說大軍糧秣可由華州供給。
對此楊越自然滿口答應,于是賓主盡歡。
當劉仲義叔侄離開后——
收到消息的云明匆匆走來,看著楊越滿臉喜色,好奇一問,便得知楊越已和華州簽訂了盟約。
“萬不可。”云明當即出聲,皺眉道:“萬萬不可讓華州牧表奏!”
這話像一盆水,澆滅了楊越心中的火熱,他看向云明,皺眉問:“為何不可?”
“主公糊涂,這事兒應該跟我商量一下再做決定。”云明沒有回答,滿臉喪氣。
楊越更疑惑了:“???”
“假設主公是昭明帝。”好一會,云明平復心情,沉聲道:“試想,北郡是主公你治下一方地盤,明面上受朝廷管控,暗地里卻是割據狀態。”
“你瞅著氣不氣?想不想把它變為朝廷管控之地?愿不愿意看到將來朝廷的人可以安插進去?”
“朝廷能容忍北郡存在,便已是不可思議,再容許他將地盤擴大,這國土還要不要了?”
云明說的如此露骨,楊越也有些明白了,撓了撓頭:“我好像做了個蠢決定。”
“不過,這里也不是沒有好事。”云明沉聲道。
楊越當即看向云明,懇聲道:“先生教我!”
“哼。”傲嬌的儒生撇過了頭,仿佛還對楊越沒有和他商量就下了決定的事還耿耿于懷。
見此,楊越哪里不明白,溫言勸道:“只此一次,下不為例,好么?”
見此,云明看了看楊越,深吸一口氣,轉身坐在獸皮沙發上。
楊越默默給云明倒了一杯茶,繼續道:“先生教我。”
捧著茶杯,云明悶悶的感覺漸漸消散。他輕聲道:“兩個字,忠心。”
“?”楊越眨了眨眼睛。
“就是說,要讓華州牧表奏,但不能說要讓主公做黑州牧,而是要讓陛下,讓朝廷,讓天下人明白,主公對朝廷的忠誠!”
“忠誠?”楊越細細琢磨這兩個字,若有所思。
“不錯,忠誠,雖然陛下本人未必信,但迫于時勢,不信也沒用。畢竟對有功之臣,朝廷不賞,天下人便不服。”
“當然,主公若是能讓陛下信服,也是一種本事。”
楊越點頭:“我明白了。”
旋即,楊越趁劉仲義叔侄沒走多遠,連忙讓人將其追回來。
盟約,得從長計議。
這一次,楊越不亂做主了,專業事專業人來辦,云明負責去談判,他跟著在一旁學習。
很快,盟約議定,北郡出兵三萬協防華州,華州牧除卻每月給三百萬兩外,還要上奏天子,表奏楊氏忠誠。
當然,流程還是要做的。
譬如先得到朝廷的同意,北郡才能出兵華州。
這事兒也簡單,許洛華和劉榮手里各有一枚萬里傳信符,可以直接和大宣中央匯報。
……
當日,朝廷便接到信息,昭明帝坐視奏折良久,嘆道:“北郡兵多將廣,就是不知道,這楊氏忠心如何,是否能為朕所用?”
旋即,便用朱筆批奏:‘制曰,可。’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