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沒有開直播,與外公相處的時光是溫馨的,但也是短暫的,所以葉子期非常珍惜。
晚飯也比較簡單,葉子期將今天買的米糕蒸了一下,外公與俊杰坐在那里一人一個吃了好幾個,然后都沒有吃太多飯菜。
“外公,編竹具難嗎?你說我能學會嗎?”葉子期邊吃飯邊與外公閑聊著。
“開始的時候還是很難的,但是多學學就會了。我九歲的時候就開始跟你天天(外曾祖父)學,開始學不會,還把手中劃了不少口子,后來長點心就學會了。老三你讀過書,可以學會的。”外公回憶著說。
“那竹編手藝花樣多嗎?都有些什么編法呢?”葉子期如同回到學生時代,專心的向外公學習。
“嗯,編竹子的花樣可多了,像什么各種花紋的,還有文字的都能編出來。我年輕的時候還編過許多有花紋的竹具,賣的錢可不便宜。
有些人家結婚要用的東西,都提前找我去給他們編,只是編花樣花的時間再多了,對眼睛要求也高。
我有十多年沒有編過花樣了,一是眼睛有些老花了,二是手勁不夠了,所以只能編些粗活計,賣幾個錢零用。”外公說起這些精神奕奕。
葉子期邊聽外公說,邊找度娘查了查,發現我國傳統的竹編技藝真的非常豐富,存在數十種編法,能夠編出各種各樣精美的竹具,有的甚至可以稱為工藝品。
而這里所說竹編工藝通常指的是粗絲竹編工藝,即直接用竹條編織成各種各樣的竹具,而還有一種細絲竹編工藝專門指在陶瓷制品外面編織起來保護陶瓷器具的竹編工藝。
粗絲竹編工藝在我國很多地區都在廣泛應用,不同地區的人們創造了各種藝術特色的編織工藝。
常見的粗絲竹編工藝品有竹編涼席、涼枕,各種筐、籃,以及農村各種用具,它們的使用性強,通常用來做為各種生活用品。
第二天上午,外公帶著葉子期到后山教他選竹子,葉子期開了直播,同時攝錄下來,用作后期制作作品的素材。
“各位老鐵,從今天開始,主播就要開始向外公學習各種竹編工藝技術,雖然無法學得像外公這么厲害,但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致敬。
竹編工藝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挑選合適的竹子,所以外公帶著我來竹林里挑選能夠用來編織的竹子。”葉子期開播的時候對觀眾說。
隨后,他沒有過多與觀眾互動,而是與外公一起在竹林里轉了起來,在葉子期看來,每一棵竹子都長得差不多,但是在外公眼里卻不一樣。
“外公,這棵竹子可以嗎?”
“這棵不行,它中間那一截上有疤,片出來的竹條會斷。”外公抬頭觀察了一下說。
“用來編織的竹子,要選生長了兩年以上五年以內的,它們的表面顏色是青色,有些偏暗一點。
另外,整個竹子要直,中間有彎的要不得,還有干凈,上面沒有蟲印也沒有疤痕。
另外竹子要不大不細,太大的話竹條會比較脆,太小的話竹條的彈性不夠,要這種水杯大小的。”外公一邊挑選一邊教著葉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