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女娃坐在葶子里,細細地說笑著,如風的軟語就這樣透過開著的窗棱傳到了屋內。聽得多了,便有些好奇,這個在他面前如悶罐子般的小女娃,怎么現在這樣多的話說。走到窗前,就看到笑得花枝招展的兩人,交頭接耳著,因為共同的秘密笑得那樣開懷。
另外一個叫萱華,是國公爺送到太妃宮中的,太妃似乎對她十分中意,對她全然不像主仆,反而像——祖輩對晚輩。
此時的萱華正好面向著皇上,平時礙于禮儀是不好仔細去瞧的,現在細看之下,發現她居然與太妃有幾分相似,不但眉眼,就連那高挺的鼻梁都有幾分相似。
皇上眼神明暗之間,似乎撥開了一層迷霧,莫非?難怪太妃對她如此珍愛。吐蕃如今的王是益西占堆,與太妃并非一母所出。太妃的舅舅扶持太妃的幼弟與益西占堆相爭皇位之時,雙方已經撕破了臉。這個萱華多半是太妃母族之人,來此尋求庇護的。
漸漸的一個大膽的主意在皇上腦海中成形。
過了幾日,趁著太妃和萱華也在,皇上主動提出,決定封祝葶秋為賢妃。太后眼神閃爍了一陣,也未明言不滿,直接叫祝葶秋上前謝恩。
祝葶秋倒是比較清醒,前次太后直說要封自己為貴妃,當時皇上便微微變了顏色,恐怕是不太愿意,如今自己終于有了名份,再不用屈居于太后宮中,第一步總算是站穩了,至于其他的,徐徐圖之,將來的事,誰又說得準呢?
“太妃,朕幾次見皇后與萱華姑娘相談甚歡,想著她們姐妹情深,恐怕是不愿分離,故而想封萱華為貴妃,這樣皇后在宮中不但不會寂寞孤單,日后管理六宮,也好有個幫手。”皇后此言一出,滿座皆驚,唯有皇后婉珍看向目瞪口呆的萱華,眼中十分欣喜。
“皇上,萱華尚且年幼,本宮又疏于管教,以她的性子,怕是不妥。”太妃婉拒道。
“朕最煩那些所謂名門閨秀,看上去端莊秀麗,實則滿肚子算計謀劃,朕可不想朕的后宮,被這些人占滿了。”皇上回應道。
聽了這話,不但祝葶秋臉如豬肝色,就連太后眼神也犀利了起來。
“大監,擬旨吧,朕想起昨日有本書還未看完,母后,太妃,朕告退了。”說完,轉身瀟灑離去。
太后滿口銀牙都快要咬碎,但她自己的兒子是什么樣的性情,她比誰都清楚,父親在朝堂之上已然十分過份,若是這后宮也讓他顏面全無,怕是這虛妄的太平將不復存在。
“太妃,既然皇后中意萱華,就成全了這樁美事吧。”太后很快調整了心緒,喜笑顏開的對太妃說道。
太妃卻淡然地回道:“金口玉言,自然不敢忤逆,萱華,接旨吧。”
消息傳回國公府,正欲進宮的若舒聽完秦道川的話,呆了半晌,“我還用進宮嗎?”
秦道川搖了搖頭,“暫時作罷,已經夠熱鬧的了,不用再添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