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勛連忙大拍馬屁:
“朱公不愧當世第一名將,輕描淡寫之間,就已經將廬江打造得固若金湯!”
朱儁略帶譏笑地看了他一眼:
“九江有駱俊負責,應該沒有大礙,老夫就暫時駐軍舒縣,準備渡江攻打丹陽吧!”
劉勛裝作沒有看到他的譏笑,反而十分積極地請求出戰:
“罪臣對丹陽地形十分熟悉,若朱公信得過我,我愿意充當先鋒,輔助朱公討滅袁氏,如此……也算將功贖罪!”
朱儁稍一沉吟,點了點頭:
“也好。老夫就暫代車騎將軍做主,以劉將軍為別部司馬。你可以簡拔兩千精銳,稍作整備之后,與我一同出兵丹陽!”
能夠保留最基本的兵馬,劉勛也終于松了口氣。
他剛準備道謝,就看到兩匹快馬從北方匆匆趕來:
“車騎將軍有令在此!”
朱儁愣了一下,三天之前,他才剛剛收到陳飛關于雙方官職變動的信件,怎么又有軍令?
雖然有些奇怪,但他依然沒有怠慢,當即翻身下馬,雙手接過信件,稍稍檢查封泥印記之后,翻看竹簡仔細閱覽。
等到他看完之后,忍不住遺憾地嘆了口氣:
“劉將軍,車騎將軍有令,暫且停止進軍丹陽,不得有誤!”
劉勛確實很失望:
“袁術滅亡在即,為何半途而廢?”
朱儁的神色有些哀傷:
“陛下……駕崩了!”
-
大概只過了十天時間,“袁紹毒害天子皇后及公卿百官”的消息就傳遍了大漢的每一個州郡,就連遠在天涯海角的士燮,也通過潛伏在荊州的細作得到了這個勁爆新聞。
一時之間,只要沒有公然謀反的軍閥,都做出了兩個選擇。
第一,全員披麻戴孝,為大漢皇帝致哀。
第二,公開譴責袁紹大逆不道、喪心病狂、窮兇極惡。
劉表、劉璋、劉繇等大漢宗室自然首當其沖,他們充分發動手下的文人騷客,將袁紹批判得一文不值,尤其是劉表,這幾年他招攬了那么多中原名士,供養多年,總算能夠發揮作用!
以陳王劉寵為首的各地諸侯王們,也緊隨其后,痛哭大漢失去了百年難遇的英明之主,同時很悲觀地感嘆:大漢想要再次復興,又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