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海就會說,“哪有,還有很多細節不完美。”
“不不,小海星光閃閃,享受你的演出就好了。”
龔海的第一堂鋼琴課就是龔一楓帶他去的。因為繞海的這一邊是本市最大的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在8公里外的東郊一帶,龔一楓開著那輛手動擋的小汽車帶著龔海去上課。
那時候龔海4歲,媽媽劉一梅因為癌癥已經去世三年。
龔海從小就是跟著爸爸一起生活,一個爸爸,一個男孩,相依為命。
到龔海4歲的時候,龔一楓把他的小提琴放到龔海手中,年幼的龔海還以為那是一個好玩的玩具,不小心砸在了地上。
龔一楓萬分心疼,但是冥冥中他似乎明白,孩子也許和小提琴沒有緣分。
雖然自己是從小練習小提琴長大的,盡管沒有走上專業道路,可是卻也一直熱愛著音樂。
龔海要是不喜歡,他也不會勉強。
他偷偷把小提琴放進琴箱,抱起龔海問道,“你喜歡什么樂器?”
龔海的兩只小手在龔一楓后背上來回移動,十根手指有規律地敲打著龔一楓的后背,嘴里還咿呀哼唱著。
“你喜歡鋼琴?”龔一楓恍然間似乎明白了龔海的天賦所在。
鋼琴和小提琴,都是很好的樂器啊,自己怎么就沒有想到呢?
龔一楓也是4歲就開始學小提琴,但是起步艱難,因為天賦實在不足,單單聽音準這一塊已經令他頭疼不已。
一周后,龔一楓就帶著龔海冒雨前往青少年活動中心學習鋼琴。
不出所料,鋼琴老師連連夸贊龔海很棒,少有的坐得住、注意力集中,而且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他的手真的是有些大。
龔海看著沙發想起了第一次上課的情景,他的記憶很好,幾乎不會忘掉什么東西,尤其是和學鋼琴有關的一切,都清晰整齊的烙印在他的腦海中。
就和他背譜子一樣快。
在很多孩子看來背譜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尤其是練到后來好幾張譜子就算背出來也容易在演奏的時候弄錯了,偶爾錯幾個音之類的情況總是難以避免的。
但是龔海不同,背譜子對他來說只比吃飯稍稍難了一點點,他在四歲半的時候就能聽出和聲,并且能夠聽出雙音、三音等不容易辨析的聲音。
絕對音準。
當別人說起龔海的天賦時,他總是害羞地躲到龔一楓身后,抓著龔一楓的衣服,“爸爸。”
這時候龔一楓就會專業地解釋一番,“絕對音準并不是大家認為的那么夸張,既不是魔法也不是不能訓練出來的。只是可能他會在背譜上面稍稍快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