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皇兄所言,兒臣以為不妥,治國切忌用暴政,當施仁政,商人走私為盜,不應嚴打,不然恐引起民變,故兒臣認為,關稅增幅下降是在所難免之事,朝廷應順勢而為,與其再奪商民之利,不如開源”。
二皇子朱載塗這時候也站了出來說道,他知道自己皇兄朱載壘的政治觀點肯定不會讓大部分文官士紳所喜,所以,他便偏偏附和著這些大部分文官士紳的內心想法,以獲得這些人的支持。
徐縉等一開始見朱載壘要求嚴打走私,的確也都心里很不樂意,畢竟他們這些南方士族大戶,都是走私犯,真要嚴打,自己這些人還怎么活。
而二皇子的話則讓他們很滿意,不以暴政打擊走私,無疑是對他們有利的。
國稅局右侍郎閔獻也站了出來,附和道:
“陛下,臣認為二皇子所言甚是,與其奪商民之利,禁絕走私,以致激起民變,不如讓利于民,并開源,畢竟商人亦陛下之子民,而如今務工者日益多,且收入也日漸增多,但卻只享受朝廷與商行提供之保險福利待遇,而繳納少量賦稅;
故,臣認為當讓這些務工者也承擔一定量的稅賦,即個人所得稅應調高,譬如征收加班稅,以遏制百姓爭先加工的現象,這也是為他們之身體健康考慮,不然這些百姓長久辛勞下去,恐使帝國國民身體素質下降,且亦使家庭不和諧!”
朱厚照很想笑,現在大明的工人是實行八小時工作制,所以,大明要求工廠主在八小時之外,如果需要工人加班,需要給工人更高的工作待遇,而加上大明的工人獲得勞動的報酬基本原則是做得多得到的多,因為大明的工人薪酬制度最開始來源于朝廷來自于朱厚照按量計酬而不是按天計酬的原則。
所以,現在大多數工人為了掙得更多,都會拼命加班。
而廠主坊主們也樂得如此,他們自然希望工人們加班多干,只是不愿意讓工人得到太多利益,以至于一些人要求征收加班稅,以遏制工人加班,目的讓工人更健康。
只是,朱厚照沒想到,今日的朝堂上,居然還真的有文官提出來要征收加班稅。
“保障務工者與務農者利益是忠君社基本原則,你們這是在干什么,征收加班稅,虧你們想得出來!”
夏言忍不住大聲斥責了起來,然后向朱厚照稟道:“陛下,務工者乃城鎮中無地甚至無房之百姓,生不能得一席安穩之所,死不能有一壟歸根之墓,全靠自身勤勞而得以衣食無憂,如今若征收其加班稅,無疑減少其收入更使其難有居所以致培育子女不說,還會降低其消費**,大明之商貿將會大減,國庫收入只怕不會因征收加班稅而增加還會因商稅收入減少而減少!”
“庶民之家溫飽足矣,治國當戒奢以儉,何必要求美屋華舍,庶民之子識字讀書已是天恩,何必請名師進名校以求賢達,若事事與富者比肩,豈能幸福快樂!故臣認為,加班稅若征收,不會影響庶民收入,反而可以促進庶民節儉!”
徐縉這時候反駁了夏言,他很看不慣夏言這種要把務工者與務農者放在首位的理論,但他也不好直接反駁,畢竟這已經是天下公論,只能用所謂崇尚節儉的美德來作為自己發表自己觀點的理論基礎。
朱厚照沒想到討論一個關稅與走私的事,會討論到該不該征收加班稅的地步,一時不由得說道:
“好了!諸位愛卿之言論朕已經知曉,這是內政,自然當由內閣決策,夏愛卿,你們內閣把今日朝堂上各位愛卿的言論整理綜合一下,然后整理成一個最終決議,上承于朕。”
說后,朱厚照便命令退朝。
就這么結束了?
閔獻與張隗等不由得驚愕地腹誹了一句,心想自己正要再辯幾句,把朝廷應當重商的理由說上幾句呢,怎么陛下就不愿意聽了。
但現在,朱厚照除了了解一下下面群臣的意見外也的確沒有要親自做決策的意思,而是讓依舊讓內閣代理自己的內政決策權。
于是。
閔獻與張隗等也就只好看向了徐縉:“徐閣老,還請替天下商民主持公義!”
徐縉點了點頭,不用他們說,他也是知道的。
夏言與嚴嵩這時候已經先去內閣值房,在路上,夏言不由得對嚴嵩說道:“嚴公,你應該明白,你是靠惠濟天下農民起家的,而大明在很多時候,這農民與工匠是不分的,回鄉就是農民,進城就是工匠,所以,內閣關于整頓海貿,打擊走私以及促進關稅增收的決策,就由你來安排人擬如何,老夫相信你會天下耕作者考慮的。”
“下官明白,請元輔放心,下官著人擬好后便給您看看”,嚴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