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仙長明鑒。”他捂著眼睛,另一只通紅的眼珠如同見鬼一般的盯著宋道長手中被包在汗巾中的荷包:
“吳家嫂子當日確實給了我一個荷包,也被我包在了這汗巾里頭。”
他吞了口唾沫,獨眼之中露出恐懼之色:
“可是我分明記得,吳家嫂子給我的,不過是一只普通的舊棉麻袋子,絕不可能是這樣一個做工精巧之物。”
“你確定沒有記錯?”老道士追問了他一句。
趕車老頭兒隨即發誓:
“絕不可能記錯!”
這樣一個精巧之物,確實見過之后便印象應該十分深刻。
老頭兒被附身之后應該已經被嚇破了膽,事關他自己性命,他是不可能撒謊的。
“我記得很清楚,里面裝了四塊銀元,除此之外,先前應允拉那幾個外鄉人進沈莊的報酬都一并裝在了其中,一共有四塊大洋,三個銀元在里頭。”
他說得十分篤定,數目也記得很是清楚。
“也就是說,這東西并不是吳沈氏給你的,極有可能被調包了。”
宋道長說到這里,伸手去拉扯那荷包上打結的繩帶子。
帶子被他拉開,他提起這荷包往外倒。
‘鐺鐺’數聲脆響之中,里面倒出七八枚金燦燦的大金元,一下將幾人都驚呆了。
那大金元薄如餅子,約摸嬰兒巴掌大小,看起來是鍍了一層黃銅在外頭,并不是此時流通使用的貨幣。
“這——這——”趕車的老頭兒聲音都結巴了,好半晌才反應過來:
“這怎么可能呢?”
坐在宋道長身側的宋長青側身過來拿了一塊那大金元捏在指間,細細的端詳了片刻,接著喊道:
“師傅您看。”
只見那金元上有印記,寫著:鑄于大金萬盛元年。
“大金萬盛元年?”
宋道長湊過去看了一眼,隨即便道:
“大金政權時期?三百多年前?”
車上的幾人都有些發懵,宋道長自己也拿了一塊金元湊到面前看了半晌,確定每一塊金元上都寫著相同的字,證明它們是大金政權時期的出產之物。
“大金立國于三百多年前,這萬盛是大金第一任開國皇帝的年號。”宋道長將這金元翻來翻去的研究:
“可是一百年前,沈莊被屠事件不久之后,后金的政權就已經結束了。”
隨著后金政權一結束,后金當年流通的錢幣就已經被逐步廢除,不再使用。
“萬盛元年的時候,正值大金政權的巔峰,出產的錢幣也不多。”到了后來,便改以紅銅鑄成大錢流通使用。
到了晚金時期,早期的大金元已經十分罕有,大多是一些古玩愛好者收藏罷了。
而晚金政府滅亡之后,紅銅大錢都已經不多,更別說這早期的大金元了,不止是出現,還一次出現了如此之多,可見確實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