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錯誤,竟會在百年之后還要延續。”
“沈莊的后人提起當年張將軍,猜測你屠城的原因有兩點。”
宋青小結合在牛車上從吳嬸口中套出來的話,再加上自己根據一些線索而生的猜測,半真半假的道:
“他們認為,當年李國朝對朝廷造成了威脅,你在領兵出征之前,曾在皇帝面前立下軍令狀,不取李國朝首級,便愿意全家人頭落地。”
當時張守義領兵在外,手握重權,皇帝心懷猜忌,留了他的父母妻兒在上京。
“所以你敗于李國朝手中之后,無顏面對父老,又怕戰敗的消息傳回京中,滿門張氏人頭落地。”
在這樣的刺激之下,張守義心生怨恨,最終失去理智,下令屠城。
“不是!”
張守義一聽這話,頓時身上殺氣一盛,重重的反駁出聲。
“還有一種可能。”
宋青小面對他突然暴發的殺機,卻并不以為意,又接著說道:
“沈莊乃是傳聞之中的絕佳養龍之地,你退守沈莊,并非貪圖此地富裕、糧草豐沛,而是為了占據養龍之地。”
云虎山一脈出身的老道士當年從他的師傅口中得知沈莊地處特殊,是陰陽江匯的奇佳寶地。
若在此開山立派,便會氣運鼎盛,養出人間帝王之氣的君主;
而若是在此大開殺戒,則會煞氣橫行,育出禍害三界的魔君。
先前她暫時棲息于船坊之上的時候,抱貓的喬兒曾說李國朝圍攻沈莊,不惜極大代價要拿下沈莊的緣故,是因為曾受高人指點,認為此地是絕佳的養龍之所。
所以若是他攻占沈莊之后,在此登基,便會建立不世功業,其朝代能傳承千秋萬世。
受到這樣的誘惑之下,李國朝拼了命,付出了很大代價攻打沈莊,最終造成兩敗俱傷的結局。
張守義忠于朝廷、忠于皇帝,若是得知這樣的傳言,在偏激之下,極有可能為了阻止李國朝的陰謀,而將此地化陽局為陰局。
“我大金朝,如今傳承至此,已經是第幾代了?”
張守義沉默了半晌,聽完她這話后,問了一句:
“當今皇帝是誰,年號為何呢?”
事隔百年,在宋青小闖入進這修羅場后,他不問蒼生、不問父母妻兒,卻偏偏問起他曾為之效忠的朝廷、皇帝,宋青小就已經猜到了結局。
“晚金已經滅亡了。”
她靜靜的看著這位已經化為枯骨,卻仍滿腔忠誠的將軍:
“在李國朝起義的時候,晚金就已經氣數將近。”
在沈莊事件發生之后不久,各地起義的百姓攻入上京,朝臣逃離,皇帝死于南逃的路途中,晚金宣告結束,進入國民時期。
這些事情她從宋長青、吳嬸等人口中大概了解了些許,也說得不大詳細。
可是張守義想要的答案已經得到。
他對于之后發生的詳細過程并不如何感興趣,甚至在聽到晚金滅亡的時候,他眼中的那唯一殘存的希望便已經熄滅。
無盡的陰氣從他身上散逸開來,吹鼓著他身上已經腐朽的戰袍,那殷紅的披風高高飛揚,像是尾隨在他身后不死的冤魂。
“氣數——將盡了嗎?”
他悲嗆的出聲:
“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