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頌臨是禁衛軍的將領,禁衛軍又是皇上的軍隊,最忌諱有人往里伸手。所以賈頌臨的派別傾向是機密中的機密。一旦他們出面相保,賈頌臨歸屬三皇子一派的機密就會暴露出來。
可如果不保,眼看著賈頌臨就要丟掉禁衛軍的職位了,大家又覺得可惜。
要知道能在禁衛軍里埋下一顆十分有用的棋子有多少不容易。他們花了七八年時間選取、培養賈頌臨,再把他送到這個位置,不知花了多少功夫。賈頌臨這人貪錢貪權,膽子又小,好掌控,卻也有些能力,是再好不過的人選。沒了他,就太可惜了。
三皇子一派的人在這里焦急猶豫,其他派系的人可不會想那么多。
反正賈頌臨不是他們派系的人,他們無需多想,只需要排除異已就可以了。
于是就有大臣出列,把賈頌臨剛才的話又駁斥了一通,最后道:“臣同意潘御史的說法,臣附議潘御史的提議。”
旋即就有幾個大臣站出來,朝皇上一拱手:“臣附議。”
“臣附議。”
賈頌臨冷汗潸潸,忍不住轉頭看向了皇子那邊。
他希望三皇子能讓人救他一救。
幾位皇子是站成一個縱隊的,太子打頭,依次是二皇子、三皇子,最后站的是五皇子蕭令衍。
三皇子站在中間,無論他做什么都會被后面的四皇子和五皇子看在眼里,金鑾殿上的父皇更是因為坐得高,下面人所有的微小舉動他都盡收眼底。
所以他根本不敢動彈,唯恐被人發現他跟賈頌臨有瓜葛。
失去一顆埋得極深的棋子固然可惜,但如果讓父皇知道他收買了禁衛軍的人,那他怕是要徹底出局,永遠跟皇位無緣了。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楚的。
另外,本來他還以為賈頌臨的兒子蠢,現在才發現賈頌臨本人也蠢。這種時候不說避嫌,反而朝這邊張望,真是愚蠢到家了。這樣的人,還是早死早投胎吧,別連累了他。
這時候他無比慶幸幾位皇子站在一起,離賈頌臨那邊有點遠。賈頌臨朝這邊張望,根本看不出他望的是誰。
好在賈頌臨剛才只是一時情急,很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知道如果自己被懲罰也最多是撤職或降爵,可如果讓皇上知道自己是皇子派系的,沒準等待他的就是殺頭,因此他趕緊低下頭去,只一個勁兒地爭辯喊冤。
蕭圪素來知道御史的尿性,屁大點事就能拿出來作為攻訐的理由。
雖說事情涉及到康時霖和他的小徒弟,其中還有鎮南王府的面子,他是一定會懲罰賈頌臨父子倆。但他并不打算因為兩個小孩子的幾句口角相爭,就把自己禁衛軍的將領給換掉。
可剛才賈頌臨那一眼,讓他起了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