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新鮮吃食?”趙靖泰連忙問道。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趙如熙卻賣上了關子。
大家只得懷揣著好奇心等著。
老夫人院里原本就設有小廚房。現在大房人少,又都在一起吃飯,冬天天氣冷,朱氏便撤了大廚房的人,把剩下的人調到小廚房里做菜。
廚房的人都等著趙如熙回來開飯,早在她進大門,就有人快步回廚房報信了。
因此趙如熙剛坐下沒一會兒,菜就陸陸續續上來了。
等飯菜上齊,廚娘也把點絳提過去的米粉按要求燙過溫過端了上來。
“咦,挺好看的。”朱氏看著碗里的東西道。
米粉雪白,鹵肉醬紅,蔥碧綠,黃豆、花生、酸豆角、蘿卜干點綴其中,看賣相就十分好看。
最重要的是,這東西異香撲鼻,很能勾起人的食欲。
“要攪拌均勻才好吃。”趙如熙做示范。
趙靖泰好奇心重,卻也知道規矩。待老夫人動了筷子,他就迫不及待地攪拌,快速夾起一筷子放進嘴里。
“好吃。”他含糊道。
綏平伯府現在雖無食不言的規矩,卻是不允許嘴里含著食物說話的。
朱氏瞪了兒子一眼,這才向趙如熙問道:“這是你從外面買的食物?”
豪門大戶的規矩是輕易不吃外面做的食物。
一來嫌人家做生意的人用料不好,做出來的吃食粗劣;二來怕不干凈;二來則是擔心有心人在食物里下藥。
趙如熙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即便外面有什么新鮮吃食,她一般也只是叫廚娘試著做,不會就這樣買回來給家人吃的。
“這是我讓廚子研究出來。我在京城又買了六個小鋪子,打算賣這種吃食。”趙如熙道。
大家都大吃一驚。
朱氏問:“你怎的想著做這個?”
趙如熙便把為什么做這個,米粉鋪打算怎么開都一一說了。
她對朱氏道:“娘,咱們府上田莊上的糧食就這樣賣出來可惜了。不如您也叫他們做干米粉開鋪子吧。”
說著她掏出早已寫好的兩份方子,分別遞給了老夫人和朱氏,又沖老夫人笑道:“祖母,您的嫁妝莊子也可以這么做。”
朱氏和婆婆對視一眼,把方子收好:“難為你一片孝心。”
綏平伯府和婆媳婦兩人的嫁妝田莊,現在都在周邊各縣里,到那里開米粉鋪子,跟趙如熙京城的鋪子倒是不相沖。
“不過縣里的人口少,米粉鋪子里每日消耗的干米粉不多,你們的田莊出產的糧食可是我的幾倍,到時候干米粉肯定多得用不完。”
“你們可以直接把干米粉當成面條一樣,在糧米鋪子里售賣。這東西口感好,也方便,就跟面條似的,放到湯里煮一煮就可以吃了,十分方便,想來很受歡迎。到時候咱們統一價錢。除非有人也學著做,否則就沒有競爭者。”
朱氏點點頭:“成。你有經商頭腦。聽你的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