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勛瞪著眼睛,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眼神茫然,總感覺母親和妻子聽到這消息太過淡定,接受得也太快,似乎一早就知道要這樣,所以早就安排好了似的。
他張了張嘴,正想開口詢問,又聽他閨女開口了:“也不知道爹會去哪里任職。杭州府和姑蘇府我都買了宅子和鋪子。宅子都是三進院落,夠咱們一家子住了;鋪子是綢緞莊,收益還不錯。”
趙元勛:“……”
老夫人:“……”
倒是一直打理伯府庶務和生意的朱氏,對于趙如熙的收入稍微有所了解。她知道閨女手里的錢不少,不過實在沒想到她在江南又置了這么多產業。
她忍不住問道:“你是什么時候買的宅子?”難道女兒早就做好了打算,讓他們搬到江南去住了?
“去年夏秋。”趙如熙道。
這宅子和鋪子,有一個是蕭令衍當初給她的,其余的都是她托蕭令衍陸續買的。連鋪子里做的綢緞生意,也是從蕭令衍的綢緞坊里拿的貨。這些早在去年初春的時候就全置辦妥當了。
把時間說得近一點,會比較好解釋。
朱氏:“!!!”
老夫人:“!!!”
去年夏秋,熙姐兒就預感到京城的政局有變化,所以早早做好準備了嗎?
旋即兩人就自信地把“嗎”字給去掉了。她閨女(孫女)就是這么厲害!
趙如熙不欲說這個,向朱氏道:“現在也快到放學時間了,您要不要把泰哥兒叫回來商議一下?明日圣旨下來,沒準爹爹很快就得去赴任了。大家慣用的東西都得收拾打包,時間還是蠻緊的。”
雖說赴任會有一個期限,尤其是這種交通不方便的古代。但趙元勛是皇上和吳懷寺照顧著去的,即刻赴任才能表明自己積極的態度,讓大佬們滿意。另外拖家帶口的,去那里還要安頓,也需要時間。
朱氏轉頭看了一眼屋里的座鐘,起身出去吩咐丫鬟,讓她們去族學把趙靖泰叫回來。
趙靖泰放學后會跟同窗玩一會兒,本來還不會馬上回來。這會兒聽到下人召喚,連忙跑了回來。
一進院子他將書袋扔給丫鬟,掀了簾子進來問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家里沒事,是不會把他叫回來的。所以他一路上都提著一顆心。
朱氏將趙元勛放外任的事兒說了,問他道:“你是怎么打算的?”
趙靖泰整個人都呆住了,望望趙元勛,再看看祖母和母親,半晌說不出話來。
太忽然了,他沒有思想準備啊。
看到兒子這樣,趙元勛終于好受了一點——這才是人的正常反應嘛。反而是母親、妻子和閨女的反應都不對勁兒。
趙靖泰眨巴眨巴眼,想了想,他道:“我跟爹爹去上任吧。”
他雖舍不得混熟了的族學里的同窗,但作為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子,他更想去外面走走看看,尤其是繁華的江南。
朱氏站了起來:“你們各自去看看自己要帶什么,我也回去把需要帶的東西羅列一個名單出來。另外咱們要外出,估計親戚們還得給咱們踐行,接下來有很多事需要忙的,大家都趕緊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