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如熙點點頭,又搖搖頭:“是沒同意。也不知道是因為他覺得兩人不合適呢,還是因為什么,反正是拒絕了。”
朱氏的臉上露出笑容來,真心實意地道:“他倆雖差點歲數,但無論是容貌還是性格,還是挺般配的。”
“可不是。”趙如熙嘆道,“不過這世上看著般配的人多了去了。這還得看緣份。”
朱氏點點頭,心神又放回女兒身上。
她盯著趙如熙道:“你身邊來來去去也就那么些人。也沒個合適的。你說,既不是你三師兄,那是誰?”
“哎呀娘,我現在還沒有呢。到時候一定給您找一個,這行了吧?你女兒有才有才,要貌有貌,嫁妝也豐厚,您還愁嫁不出去不成?您信不信,只要我放出風去,說要嫁人,不知有多少人上門來求娶呢。”趙如熙撒嬌道。
“得了吧。我也不用多,有一個你愿意嫁的就行。”朱氏嘆氣道。
有一點讓她心里十分擔憂的,就是趙如熙出去做官的問題。
原先還好,她一個清清白白的閨閣女子,上門求親的自然多。可一旦她去做了官,整日廝混于男人之間,做著男人做的事,京城不知有多少人家會嫌棄她。
到時候她回京,沒準就嫁不出去了。
所以她這心里,實在是發愁。
可女兒的主意太正,她實在勸不了,說了反而擔心女兒多想。她只得把這想法默默地壓在心底。
“四姐的親事怎么樣了?”趙如熙轉移話題道。
“唉,別說了,統共就那么幾個新晉進士,榜眼和第六名年紀合適、容貌也不錯,可哪里輪得到你四姐?段榜眼家里說曾有高僧幫他算過,不宜早早定親;第六名盧相公,被襄陽公主招為駙馬。其他的幾人,不是長相不好,就是出身太低,連處一進小院都買不起,全家老小就等著他當官拿俸祿養家。好的早就有人家搶了去,剩下的你四姐又看不上。”
朱氏說著,搖了搖頭。
她沒跟趙如熙說的是,她叫人張羅趙如蕊的親事,并不許打著綏平伯府的旗號,生怕有人沖著趙如熙的大師兄吳懷寺的名頭娶了趙如蕊。
到時候趙如蕊為了未婚夫,天天坐到綏平伯府哭,讓趙如熙幫她未婚夫謀官,那她真是要嘔死了。
趙如熙是康時霖的徒弟,是吳懷寺的小師妹,還是個狀元。她謀個好差事是應該的,百官不會說什么。可她要是伸手替堂姐的未婚夫謀官,那可就等人御史彈劾吧。京城多少人盯著她呢。
費心費力地幫助庶房庶女,到頭來卻把親生女兒給坑進去,朱氏覺得自己是腦抽了才干這種傻事。
所以她派人去打聽、張羅親事,都只說趙家二房,不許提綏平伯府,更不許提趙知微。
你一個平頭百姓家的庶女,新晉進士里不說條件好一點的,便是差一點的都看不上。偏趙如蕊還沒有自知之明,總想找個既然富貴又俊美的進士。朱氏覺得吧,那也只能晚上做夢才能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