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大步流星地朝外面走去。
他知道說這話必然會傷岑貴妃的心,也必然會讓岑貴妃對趙如熙的印象不好。
在岑貴妃心里,他是她的兒子,是她冒著生命危險生下、并千辛萬苦養大的兒子。結果這個兒子卻把一個女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這置一個母親于何地?
換作平時,他是不會說這種刺傷人的低情商的話的,但岑貴妃叫他把趙如熙當誘餌,讓他心里生出一種怒意,說話也就沒了顧忌。
回到他所住的蘊華宮,他只覺得心里說不出的煩躁。干脆趁著宮門還未關,直接出了宮,回了齊王府。
叫廚下做了菜,他一個人喝了兩杯悶酒,卻覺得心里的煩躁不消反升,干脆召了徐舟來,陪他一起喝酒。
徐舟是他的門客,替他打理拍賣行事宜,同時也兼顧狗頭軍師一職。
“王爺是有什么煩心事嗎?”徐舟問道。
平時蕭令衍是個十分自律的人。知道酒會誤事,很少碰,今天卻頻頻舉杯,是個人都能看出他心里煩躁。
徐舟現年已三十歲了,是蕭令衍穿越之后去江南時無意中救下的人。
他原是江南某小家族的青年才俊,十七、八歲就中了舉人。可家人因為一些紛爭與人結怨,被人設計,全家被山賊擄掠,蕭令衍從江南回京的途中救下了從山賊手里逃出來的徐舟和他只有六歲的兒子。
徐舟將兒子托付給蕭令衍后,自己回家親自報了仇,便來投奔了蕭令衍。
蕭令衍調查了一番,發現這人品行不錯,而且頭腦靈活,極善言辭,正好拍賣行缺人,就把他留下了。
之后在相處中他越發感覺與徐舟投緣,徐舟無論在政治還是生意上都比較有見地,給了他很多好建議,且十分值得信任。他建了齊王府后便將徐舟留在了齊王府里。
趙如熙的事,因為要派護衛和通信,還有生意上的合作,徐舟也是知道的。
現在徐舟既然問起,蕭令衍就把事情跟徐舟說了。
徐舟一聽也皺起了眉頭。
“王爺年近十八,趙姑娘也滿十六了。這事再拖下去,于你于她都不妥當。所以不定親是不成的。”徐舟說話一針見血,“貴妃娘娘的話不好聽,但確是事實。你們定了親后,總得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籌備婚禮才能成親。這段時間趙姑娘不管在哪里,該遇到的麻煩還是得遇到,這是避免不了的。”
“所以,與其她回京城后才定親,不如在南陽時就定親。”
蕭令衍的眉頭皺得更緊了,見小六子給他斟滿了酒杯,一仰脖子將酒倒進了嘴里。
徐舟見狀,微微一笑,對于趙如熙在蕭令衍心中的地位有了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