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天,愈發多的流民停駐在撫平村,房屋已不能滿足供需。
好在此時鬧蝗災,糧食成為硬通貨,周淼花一兩袋米,多的是錢來應聘建筑工。
張家子侄,桑家父子儼然成為周淼的代言人,很多事情不用他親自出面,就連蝗蟲換糧食,都交給二老來操作。
此舉并非是說信不過張老,只是為以后定下相互制衡的便利,誰知道以后的人聽不聽自己的話。
只要把撫平村建設成為自家的后花園,將來無論從港口拿出什么來,都有人幫忙保守秘密。
扯遠了。
話說為了讓所有拋棄自家荒地的流民融入其中,周淼安排三戶之間不能同村。
“周公子,撫平村蝗蟲幾近全無,如今村民到山中去尋找蝗蟲,老朽擔心,時日久后會起沖突。如今不可再接納流民了。”
周淼聞言不禁捏眉苦惱,“的確,如今撫平村人數已達到六十六戶二百一十六人,而周圍的蝗蟲在不斷減少,哪怕兌換的糧食能撐到秋冬,能開耕的土地卻不夠分啊。”
月兒有些心疼的上前給公子按摩,看的臺下張大山一陣眼熱。
“周公子請放心,據我等估計,附近村莊存活的村民,除了桑家嶺相鄰的莫家村有八十二人前往京兆府,其他村莊活著的人都在本村了。土地不夠只能開墾,蝗蟲不夠,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唯有讓村民自行想辦法。至于沖突,卻是不可避免的。”張老說完,周淼看了桑老一眼,他點頭表示同意。
“這樣吧,村民后面的謀生問題,我盡量想辦法解決。至于外來流民,我們不再接受。”
以工代賑才能激發活力,反正港口里有足夠的蝗蟲,足以雇傭村民制作蝗蟲炊餅。然后再找幾個機靈人拿去附近流民聚集的鄉鎮販賣,一錢一個炊餅絕對物有所值,主要還扛餓。
三人閑聊很快結束,桑老和張老先后離開周家。張大山和桑裕從屋內搬出十余袋糧食裝到車上拉回家中,用以蝗蟲換糧食。
而村中央空地上,曬滿蝗蟲,這些都是其他家制作蝗蟲炊餅的材料。
然而周淼坐在客廳剛安靜一會,外面卻傳來吵鬧聲。
“月兒你在家中,我出去瞧瞧。”
走到屋外,發現是原撫平村一少年與剛定居下來的趙家峪中年人發生沖突。
“這麻袋蝗蟲是我捉到的,憑啥你要拿走我的蝗蟲!”兩人手扯著麻袋互不相讓,并且能看出少年額頭上被捶出了鮮血。
趙家峪的中年人不甘示弱,嗓門極大的嚷道:“胡說,明明是你想要偷我的蝗蟲還好意思血口噴人,小小年紀你爹娘沒教你莫為小善而不為嗎?”
聽二人對話,周淼算是明白事情緣由,原來是因為一麻袋蝗蟲而發生的爭執。
原本有考慮過蝗蟲漸少引發的搶奪,只是沒想到這么快便爆發出來。
張老和桑老并沒有走遠,很快又回到周家。
“二老對此事經驗豐富吧,我就不參合處理了。”這種瑣碎小事周淼懶得出面解決,只片刻交談,趙家峪的中年人沮喪著臉推開人群離開,撫平村那少年自是興高采烈拿回自己的蝗蟲。
......
上午,太陽掛在半空,溫暖的熏陶著每一只蝗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