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者分別致電易科、易信卻沒有得到石錘的回復,兩個公司的態度都是模模糊糊,但也沒有明確的否定。
或許是真,如果是假,這也假不到哪去。
這樣規模的易信要了鵝命了
不少記者繼續致電,這次是打到了企鵝的那邊,詢問競爭當事人對8000萬數字的看法,自然也沒得到什么結果,無非就是“我們沒什么好說的”“不做評價”“不回應這類問題”。
所以
易信8000萬,企鵝無言以對
狂飆的易信讓企鵝無法回應
解構讓企鵝無言的易信發展史
這類報道吧,說不對是不對,說對也對,大家都能猜到企鵝現在肯定很難受,因為,它并沒有針鋒相對的給出自家用戶數量的回應。
四處致電采訪的記者尤其搜狐的財經記者最為熱情,他們板塊初一凌晨的時候剛大膽的給出結論,認為兩款軟件的競爭已經結束,這初五就有超出預料的數據曝光,實在是太能佐證自家敏銳的觀察了。
搜狐打電話給易科,打電話給企鵝,都拿不到重量級人物的看法,左想右想,打電話給了自家老板張朝陽。
嗯,老板怎么也算是一號互聯網人物,資歷還是有的。
果然,老板和員工一拍即合。
張朝陽這位搜狐掌門人給了自己對這次競爭的看法,還是滔滔不絕的那種。
“這個,這個,這個我早就說過,我是看好易科這次在i軟件上挑戰企鵝的,不是說我們私人之間的交情,是咱們回頭看他們兩家的競爭,易科始終是更主動的一方。”
“企鵝就比較裹足不前,感覺它的包袱很大,不管輿論還是產品,都很被動,這怎么好贏嘛”
“不過,話說回來,我大年三十的時候仔細想了想,企鵝已經在每個階段把能做的事都做了,它也不可能一上來就直接把qq這樣那么成功的一款軟件全面加入陌生元素吧,出了事怎么辦換了我是馬華騰,我也得是推出子產品搞對標。”
“能做的事都做了,現在還是這樣一個結果,嘖。”
張朝陽說到這里,嘆了口氣“換了我是馬化騰,我得抑郁啊。”
“今天你問我,我再想,再全面回顧這兩家競爭的事,你看哈,大家都說易信過去16個月怎么怎么樣,哪一步哪一步都很對。”
“但有沒有可能,這看似是16個月,實則是易科過去十年積累的力量在和企鵝競爭的時候迸發出來了”
近幾日的各路媒體都在分析易信的發展,分析兩家競爭中的手段與效果。
張朝陽忽然把視角拔高,指出了易信這段時間競爭以來的最大底氣,易科系實在太能做事了。
團隊、人才、技術、資金、資源,輿論,方方面面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才打出了這一次的效果,而這些是短短16個月就能磨練出來的嗎
張朝陽心里很有感慨,當年他也算看著方總做起了易科,如今十年,頗有種“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的感覺。
噢不,易科不是“霜刃未曾試”,它試劍試的可歡快了。
張朝陽沒有繼續敘述這樣的心情,而是以玩笑結束了自家記者的采訪。
“要我說,企鵝這次敗北存在一個最嚴重的錯誤,之前易科被做空圍攻,企鵝就應該拼命找人去美國游說,沒有那樣的沖突,方總就不會蹲在國內,方總不蹲在國內,結果可能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