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科和索尼一直存在競爭與合作,但關系向來不錯。
最親密的時候,兩家企業掌門人互為對方董事會的成員,即便斯金格退出易科董事會,方卓也依然連任了索尼的外部董事。
過去這些年,公司之間的業務合作、專利授權、技術互補、共同投資
這些共同打造了“典范”。
易科誕生之時正是索尼巔峰的尾巴,彼時索尼市值接近1400億美元,如今,易科市值突破1700億美元,索尼仍有將近300億美元,兩家加起來即將跨越2000億美元的大關。
從1400到2000,總體規模上升,產品遍布全球,堪稱一場雙贏。
所以,易、索之變頗為讓人驚訝。
而且,事情一曝光出來就是方總辭任董事、石田佳久公開批評,矛盾未免過于突出了。
事關兩家全球聞名的公司,又直接從上層引發,索尼新掌門人的激烈態度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包括蘋果和三星都在注意相關情況。
因為,今年的索尼傳感器是為三家供貨的。
距離御三家十月發布會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這個關頭爆發控制權之爭,到底想干什么還能不能保證產能穩定
當事人的回應沒有讓輿論等待太久。
易科掌門人方卓接受華爾街日報的電話采訪,否認石田佳久的抨擊,隔空反問“索尼才是傳感器公司的大股東,易科只持股247,何談尋求控制權”。
同時,他從自己的角度來揭示這件事,“索尼傳感器公司發展很快很好,索尼集團有意回購股份,遭到了易科的拒絕,從而產生矛盾”。
最后,方卓談了自己的期望,“希望索尼集團尊重傳感器公司的獨立運營,我明確的說,不希望也不接受索尼的股份回購,最大的原因在于對索尼集團的運營失去信心。”
他以最后的感慨作為采訪的結束,“索尼已經不是原來的索尼了”。
僅隔半天,國內媒體就轉載了華爾街那邊的報道,新浪更是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來作為憤慨的標題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哪有大股東指責小股東尋求控制權的
符合常理嗎
方總回應一出,立即有華爾街的知名對沖基金th出來發聲,搞了一封對索尼的公開信,認為索尼傳感器的剝離是一次極其成功的決策,不應該阻撓它的獨立運營與發展,應該繼續推動它的上市。
索尼集團什么德性
索尼傳感器現在什么樣
還不知道怎么選嗎
當然,th雖然發表了觀點,但用詞比較委婉。
可是,索尼方面聽得十分清楚,這一勸告被索尼另一位副總裁迅速的懟了回去,表示將會根據更適合傳感器業務發展的原則來進行決策,絕不會屈從于任何外界壓力。
大股東態度十分強硬,盡管沒有完全大白話的就是要把傳感器業務回收集團,但這個“絕不屈從”還是讓人為索尼傳感器公司的命運而略微擔憂。
有媒體梳理了傳感器公司的股權架構,除了索尼大股東持股529,易科二股東持股247之外,還有六家零散的歐美日投資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