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科需要的不是這種積極啊
幾乎就在曝光錄音的十分鐘之內,多家重磅媒體就紛紛分析,甚至跟著對易科與方總喊話。
“易科到了很危險的時刻,這種時刻來源于它并不科學的管理架構,如果一家公司掌握在瘋子的手里,那不管這家公司過去如何偉大,最終只會淪落谷底。”
“方卓瘋了”
“方卓真的瘋了”
“易科做好失去世界市場的準備了嗎”
“ars會是易科的絕唱”
“易科因方卓而失去魅力”
像是隨著一句“uku”,世界最好總裁便做了下最敗筆的決策,更有媒體明晃晃的呼吁易科董事會解雇易科總裁,就像蘋果曾經驅逐喬布斯那樣。
華爾街日報先是報道了錄音泄露事件,又探尋了bis在易科上面的立場,最后真的探討了易科驅除創始人的可能性。
首先需要排除的就是董事會的效果,因為這是被創始人牢牢掌握在手里的,看起來只有美國總裁施羅德具有一定的傾向性。
那么,易科的股東會有可能承擔這一操作嗎
過去兩年的方卓一直保持著比較規律的減持節奏,目前仍舊持有易科的股份,再加上一些中資背景的機構,以及不排除易科掌門人暗地里掌握的股份
即便成功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從創立易科到帶領它成為全球最佳手機品牌的方卓,他的威望對于能參會的股東又會是什么影響
退一步說,對于易科這樣發展起來的公司,即便僥幸利用臨時股東大會驅除了方卓,深受他影響的管理層不會讓局面變得更好。
再退一步,如果易科與bis的沖突真的無可挽回,是方卓在位還是換人更有利于保護股東的利益
華爾街日報不得不得出一個結論,股東們既然享受了方卓帶領公司發展至今的輝煌,大概也就必須承受他的瘋狂所帶來的損失。
而且,想不承受,考慮到他對公司的控制,也不得不承受。
通話錄音泄露十二個小時,地球兩端從白天到黑夜,從黑夜到白天,媒體的各種報道齊飛,還有人給這件事起了個名,稱之為“方卓錄音門事件”。
方卓在次日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多了個門事件,還沒來得及品味心中古怪就接到了現在負責商務工作的親哥鄭丹銳的電話。
“方總,昨天我估計著你的事忙,所以也就沒問,易科現在真的沒法和聯電、英特爾它們達成臨時性的合作了嗎”鄭丹銳問了個問題。
“鄭哥,這事的主動權早已不在我手里,現在連通話都被錄音并且曝光出來,易科和我都更被動。”方卓回答道,“易科一直愿意增加供應商,也一直在談,但始終談不出來東西,這里面有更額外的影響。”
鄭丹銳沉吟道“易科在全球的業務是很難得的。”
連他都覺得可惜。
“鄭哥,我的理解是,bis既然搞出了臨時許可證,既然易科總是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法達成合作,既然易科天然的與冰芯站在同一陣營,他們就不會停下削弱易科的腳步。”方卓說道,“如果他們停下,那只能說明他們是迫不得已的做了這樣的決定。”
他繼續說道“我比誰都更樂意易科繼續在全球市場汲取營養,但現在大概就是到了需要正面打到他們迫不得已的時刻。”
“這是易科需要面臨的挑戰,但我還是那句話,也是國內半導體產業難得的發展期。”
鄭丹銳明確了方總的決心,嘆道“就是惋惜。”
“等到解
決了大大小小的問題,易科會回來的,更何況,易科現在也不會太差。”方卓保持著信心。
等到結束了與鄭丹銳的電話,后續的通話基本都交由秘書處理。
方卓依然還是出席了互聯網行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