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建廠的地方,中芯成立之初來到申城,申城也是投了錢的,我們也得如此,找到了地也就找到了一部分錢。”方卓越說越有精神,“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再拿著這項目找人投錢。”
蘇薇長吸了一口氣,緩緩評價道:“不愧是你。”
方卓還沒說完呢:“過兩天我再跟邱慈云聯系聯系,看看中芯這一撥募資的對象都是哪幾家機構,反正它們愿意投半導體,看看能不能順手也給咱們投一些。”
蘇薇默默的想道,為了錢,也正常……
方卓腦海里有各種構想因為最近獲得的訊息而跳躍了出來。
蘇副總裁有幸聆聽了一會,覺得就憑老板的臉皮也應該能把事情做成功。
不,不是臉皮,是胸懷。
畢竟,愿意真金白銀的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沒有胸懷可不行。
“方總,你覺得我們的產品能不能用上自家的芯片?”蘇薇的思維跟著一起發散,問了個問題。
“能。”方卓堅定的說道。
蘇薇靜靜的看著面前這位年輕的申城首富:“這么有信心?”
方卓答道:“嗯,畢竟我閱讀理解做得好。”
蘇薇沒聽懂,但沒有妨礙到她感受到老板強大的信心。
就像他聊起互聯網發展的信心、聊起音樂播放器的信心以及對國內經濟發展的堅定信心。
……
方卓的動作很快。
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持久戰,所以越早啟動越好,越接觸到問題也就越能多些時間來想辦法。
易科內部抽調人手組成了一個商業談判團隊,然后又邀請產品總監許柯登上次推薦的兩位校內老師擔任顧問,再去聯系了中芯邱慈云,讓這位大佬也推薦了行業內的朋友加入團隊。
一來,邱慈云推薦的人靠譜,二來,這是讓邱慈云知道自己這邊動了真格。
如此,一個用來推進項目選址的談判團隊迅速成型,得開始考慮目標城市的接觸。
按照邱慈云的說法,方卓初步定了京、津、申、鵬、香江、武漢、成都這七個中芯當初考慮的城市,接下來就是做排除法了。
盡管方卓和邱慈云都覺得申城不會給出和中芯一致的政策,但他還是致電蘭花區長,詢問區里的政策。
“方總,你……”裘迪沒想到幾天沒聯系,這家伙居然都要開始尋求政策支持了,“這……你這真的要做半導體工廠嗎?是不是跨度有些大?”
“也還好,我們易科的產品本身就需要芯片。”方卓提到這一點,詢問道,“裘區長,區里能給什么樣的政策?我也不想要多,能和中芯持平就行。”
裘迪沉默好一會,誠實的說道:“方總,你別急,我幫你爭取,這事我得找老鄭商量,得從市里的層面努力,張江不是我們區里能決定的。”
然后,他又說道:“只是……”
方卓善解人意的說道:“只是希望不大,對吧?”
“方總,我肯定盡力幫你爭取,這一點你不用懷疑,但,中芯現在的勢頭很好,你現在搞一個類似的項目,政策優惠力度上有難度。”裘迪躊躇道,“所以,先前我也勸你投中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