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區長,我理解,你先幫我問問,有消息了我也問問鄭市長,我當然還是想在申城發展的。”方卓如此說道。
裘迪掛了電話就立即去詢問政策支持了。
方卓這邊先劃掉了“申城”這個錯誤答案。
中芯創立時有兩位股東是上實投資與張江高科,都是申城這邊給予的資金支持,同時,張江的黃金地段任由中芯挑選,幾乎是免租,稅收方面則前五年免稅,后五年減半。
但是,申城確實沒什么理由在中芯已成氣候的情況下再扶植一個它的競爭對手,這看起來并非合理的資源分配。
而且,張汝京博士是業界大佬,這副牌看起來也更值得投入。
方卓能理解申城的傾向,也僅是出于和老裘、鄭哥的關系來知會一聲,免得事后落下嫌隙。
這名單上后面的城市就不能這樣打電話過去聯系了。
自己能在京城找到人,可是,中芯有個在京城建生產線的規劃,也是12英寸最新技術的項目,其它津、鵬、香江、武漢、成都則是要進行正式的接觸來討論這個事。
或者,可以不局限為中芯當初的考慮,畢竟時間已經過去三年。
方卓想著金陵、臨安都是不錯的選擇,打算都納入團隊接觸的范圍。
反正,貨比數家,最好的條件都是競爭出來的。
方卓等待著裘區長的回復,也把城市的接觸工作分配到團隊,為了表示己方的誠意和尊重,他會跟著團隊一起到地方考察,試試富豪名頭的成色。
6月的最后一天,方卓開完易科的工作會,開始聯絡起一些有錢的老朋友。
“喂,老熊,啊不,熊總,在哪呢?許久沒見,咱商量商量易科上市的事啊,聽說IDG最近行情不錯,什么時候見面聊聊,我這正好有個新項目。”
“誒,不不不,我是那種不靠譜的人嗎?是個關于易科產品的上游環節,投一百萬我不嫌少,投一個億我不嫌多。”
“別別別,咱見面聊,你在哪,我可以飛過去見你。”
IDG的熊瀟鴿是一位有長遠眼光的人,方卓相信憑借自己的名頭就能從他那里拿到錢,多少先不管,總歸是能拿到一些。
“王總,王哥,好久沒見你,我這放著的茅臺都沒人品了,什么叫無事不登三寶殿?我在你心里就這樣啊?”
“晚上喝點唄,也沒別人,就是想著見見王哥。”
“真不是,我最近都忙著易科的工作呢,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易科和蘋果競爭很激烈,忙得很,正好今天有空,我瞧著柜子里的酒,有點犯饞。”
“行行,晚上見。”
申新科創的王風益是一位可以聯絡感情的人,他尊重專業人士,有著極其良好的投資品德。
方卓把電話打給有錢的朋友們,不只局限在風投,連網易的丁磊都又聯絡了一下,反正以后這家伙要去養豬,養豬有什么意思,還不如有錢投給半導體。
國內輪一圈,錢多的不說多,錢少的不嫌少。
就憑新浪掌門人、易科董事長、醫科創始人、基金實控人、申城現首富的面子,一兩個億的華夏幣總歸能湊出來吧。
方總今天不是給半導體找錢,是要驗一驗自己面子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