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盡快的把將軍府打造成銅墻鐵壁,才能在那些幕后黑手的沖擊下堅持下來!
而這一切,都順著許重明的心意發展。
必須要激化矛盾,對大周這個延續了兩百年的王朝,他才有下手的機會,并且順理成章。
君不君自然會引起臣不臣,這樣才不會引動這個世界規則的反應。
如果強行插手王朝興覆,在世界規則排斥之下,許重明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龍氣,指不定還會加重元神傷勢,最后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樣當然不好!
所以許重明只能希望大周朝的老皇帝能再昏庸一點,那些朝堂大臣們再墮落一點,能讓他“堂堂正正”的站出來,反對這個壞到骨子里的王朝。
而在三天以后,北疆戰敗的消息終于傳來金陵,引起了軒然大波。
“什么,柱國大將軍竟然戰死了?這可是我大周的損失啊……”
楚王府里,楚王殿下對著自己的幕僚,一臉唏噓哀嘆,仿佛恨不得代替燕將軍死在北疆。
只是他內心到底如何做想,從楚王幕僚面前豐盛的宴席就可以輕易看出了。
哪個傷心人會擺出這么狂浪的姿態宴請他人呢?
“只是大將軍一死,殿下房里的那位曲姑娘……”
酒過三巡,一位山羊胡的幕僚突然開口說道。
楚王勾搭一個閨閣少女之事,說得好叫“一往情深,忘乎所以”,乃至于有**份,但如果曲婉兒沒有了將軍外甥女的身份,也不值得楚王付出那么大的代價。
哪怕曲姑娘本人的確是個風姿綽約的國色天香。
只是可惜,還沒有讓“愛情”沖破封建理教的阻礙,贏得所有人的認可,作為最大阻礙的燕大將軍就沒了。
這讓一心拉攏對方的楚王非常遺憾。
“婉兒的話……她終究是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弱女子,什么都不懂。如今一死燕將軍,燕家落魄便是遲早的事,且讓孤王來照顧她吧。”
楚王想起曲婉兒那張含羞帶怯的臉,心里生出一股柔情,只覺得燕家一去,誰也無法獲得這方的助力,那他得個美人相伴,也不算吃虧。
“殿下真是君子仁心,德行高尚!”幕僚們也紛紛起立,為楚王這一通發言鼓掌,表示自己已經被對方的無上道德給征服了。
楚王志得意滿,讓侍女繼續上酒歌舞,和幕僚們“滿飲此杯”。
而從始至終,對于北疆戰事的失敗,鮮卑馬踏大周子民的事情,沒有一個人提到過。
就連燕家那世代為大周盡忠的將軍慘死,滿門之下只剩一對小兒女和寡母的慘狀,也無人一提。
畢竟誰當皇帝才是真正的大事。
區區小民,區區武人,誰值得讓楚王殿下煩惱?
只有那些幕后黑手,在聽聞燕邢之子竟然活著回到金陵后,為其苦惱了一下。
不過“燕瑯”到底才是個十七歲的少年,年紀輕到無法讓人提起警惕,而且聽說他在戰場受傷不淺,能不能支撐到二十歲,都是個問題。
在這個世界,可還沒有出現過“霍去病”和“唐太宗”這種以年少之姿,震懾全場的存在!
反正最讓他們看不過去的燕邢已經死了,那留下來幾個孤寡也是不是問題。
如果出手太快太狠,總是要暴露自己,引起麻煩的。
龍椅上的那位陛下雖然一直默認二王相爭來維持朝堂勢力平衡,但若是讓天下人都知道了他的刻薄寡恩,只怕也得抓個人出來擋槍。
這事兒他又不是沒干過!
如此一想,對于將軍府的監控雖沒有解除,但并沒有更進一步,給了許重明活動的時間。
隨著北疆之事的消息傳回金陵,鮮卑派遣的使者也來了。
這群蠻族這次的確打了個打勝仗,甚至把大周戰神的命留在了戰場上,可鮮卑到底是個游牧政權,如同浮萍一般漂浮不定。
除了軍事力量外,它的根基和本錢,完全無法和農耕的大周比較。
特別是眼下接近秋末,即將入冬,對于鮮卑人來說,又是一個挑戰。
他們這次主動派遣使者過來,為的就是從大周這邊獲得物資和財寶,補貼損失,同時在大周君臣前囂張囂張。
柱國將軍一去,南邊這群只會內斗的“文明人”還能不在鮮卑面前跪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