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爵大人,您的封地拉爾泰子爵領下轄一座城鎮、三座城堡以及五座村莊,其中三座是您的個人財產,另外兩座城堡屬于兩位男爵的財產。”
“整個子爵領在冊的人口有2856人,拉爾泰鎮有1324名居民、洛菲村有385名村民、安克村有234名村民、德瑪村有248名村民,這些都是屬于您的財產,嗯……這是主后1018年統計的結果。”
(注:主后xxxx年是西福斯教所使用的歷法紀年)
“主后1018年啊,那離現在才過去了兩年。”理查德低聲嘟囔著,心里卻在計算這短短兩年能增加多少人口,不過就中世紀這可憐的出生率,恐怕是不容樂觀。
不過好歹自己也有兩千多的領民,這是他翻盤破局的資本,只要他能夠先恢復經濟,那么一切都好說。
理查德又想到了什么,他問道:“那兩個男爵領呢?”
“奧多萊男爵治下有325人,而奧帕爾男爵治下有340人。”皮爾遜回答道。
說完,他見理查德的臉色好了許多,才繼續試探性地問道:“子爵大人,我繼續匯報財政收入了?”
“不用,你拿給我,我自己看。”理查德說著,從鎮長手中接過報告。
正如之前有提到過的,拉爾泰領的農業發展幾乎可以用低得令人發指來形容,放眼整個領地,除了遠離邊境個村子還好些,大部分的農田只有被圍墻包圍在內的部分能夠安全的進行種植并等到成熟,也因此領地的農業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拉爾泰領真正能夠收上稅的還是商業稅和其他亂七八糟的賦稅,因為商業稅是按月度收入的,所以能夠依仗的還是要看商業稅,而農業稅只有在每年的秋季才能進行征收。拉爾泰領內有許多的森林和野生動物,以及一個不大的鹽礦,對外貿易的大宗物件內就包括了質量上好的樹木和動物皮毛以及鹽塊,每月的收入足足有兩千四百余第納爾。(嗯?我為什么要說足足?)
然而收入并不代表最后的總收入,在扣去繳納給領主的賦稅、城鎮維護、民兵軍餉、購買糧食等等費用后,每個月就只剩下五六百的收入了
到現在,拉爾泰鎮內的庫房也只存儲了兩千三百多銀第納爾,這些錢對于目前的拉爾泰領可以說是一筆巨款,但是在那些公爵級別的領主眼中只是一筆小錢罷了——在都蘭王國,公爵級別的領主每個月最少也能收入四五千第納爾,如果低于五千的話,就會被同等級的領主輕蔑地戲稱為“鄉巴佬”,很不幸,瓦蘭提亞公爵奧爾松便是整個王國唯一一個被稱為“鄉巴佬”的公爵。
雖然我的領主的領主不是我的領主,但是身為一個公認的貧困公國內的貴族,理查德如果到別的公國的貴族家做客時,還是會因此也跟著受到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