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從此邁出新的階梯,開啟飛速發展的時代。
可惜好景不長,2011年甬溫線溫州段發生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讓共和國高鐵事業一下子進入黑暗時期。
直到2013年,鐵道部被撤銷,中鐵總出現,中國高鐵起死回生。
尤其是復興號的問世,標志著中國高鐵事業擁有了完全自主研發最先進平臺的能力,中國高鐵不僅是世界高鐵產業的領頭羊,還是中國制造的最好名片。
說到最后,趙永教授搖頭嘆道:“中國高鐵其實就是走中國汽車的路子,先修一波路形成龐大的市場蛋糕,然后用市場換技術、合營分食市場,再消化、吸收、自產、吞掉內部市場,最后自主研發、創新、出口搶外部市場。”
“只可惜啊,高鐵走通了,汽車到現在還沒走通!”
聽趙永教授講完這些,楊鵬恍然大悟,原來中國高鐵發展歷程這么艱辛。
和諧號動車組暫且不論,但復興號動車組是完全自主設計,以及大部分自主研發的,說是國產毫無問題。
機艙里不少乘客聽完這段話,也感覺又gei到一個新知識。
倒是瞿平又卷土重來了。
“呵呵,那還不是跟外國人學的,怎么能說國產呢?”
趙永教授冷笑一聲,“中國發明火藥,那98k是不是也是中國槍了?”
瞿平漲紅著臉,張了張嘴巴,最后又閉合上了。
沒有人爭吵,趙永教授又閉目養神了。
倒是剛才說起的共和國這段過往,讓他回想起一些事情。
心底一片柔軟的地方被觸碰到。
中國鐵路發展的太不容易了,尤其是早期每一段鐵路背后都是幾十上百名鐵路工人的犧牲。
莫名的,他想起了自己求學的初衷……
他也算是“鐵道世家”了,爺爺在抗日時期加入鐵道游擊隊,父親又是火車司機,或許是有這樣的淵源,自己在高考恢復后,考入西南交通大學,并開始學習交通運輸(鐵道)。
選擇交通運輸專業的原因,是因為他想造出中國人自己的火車!
隨后讀研,再到成為中國高溫超導領域的第一個博士。
博士畢業后,趙永開啟了他的海外求學之旅。
輾轉意大利、澳洲和日本求學13年,最后學成歸國,回到母校西南交通大學任教,身上冠有一堆的名銜和成就。
做課題、申基金、發論文……
頭上的人才帽子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
他開始沉迷在一場名為學術的“游戲”中。
所以……他是什么時候弄丟了自己最初的理想?
趙永雙眼茫然了。
ps:這章資料有些多,實在抱歉……其實為了弄懂動車組和高鐵技術,我查資料都花了四五個小時了,以后科普部分我盡量控制,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