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增朗杰其實是這個世間大部分人的縮影。
從年輕時抱著一腔抱負和理想進入到社會上,然后跌跌撞撞多年,棱角一點一點地被磨平,就開始認清現實,遇到機會就抓住往上爬。
不能把每個鄉村校長都拿張桂梅先生來比,不是每個人都能不求回報、默默付出多年。
也正是因為后者的難能可貴,所以才顯得更加珍稀和寶貴。
“唉。”陳灝嘆了口氣,心中也沒了對丹增朗杰的討厭,只剩下一絲無奈地感慨。
“這位丹增校長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不過照你這么描述,處尼村小學不太符合我們晨曦計劃的扶持標準。”
晨曦計劃是針對西部貧困地區中小學的扶持計劃,每個學校扶持資金50-100萬,將用于改善學校學生飲食、補貼教師工資、學校基礎設施、增加互聯網教學等。
而入選要求,說是嚴,但也不嚴。
那便是校長一定要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愿意扎根基層的。
有些職業可以咸魚,但有些不行。
比如公檢法、教師、醫生等,這些都需要有信仰,有理想。
而對于一個學校,比一個好老師跟重要的是一個好校長。
學校更需要高素質,有理想抱負和教學能力校長。
這也是陳灝當時推出晨曦計劃時,對各個支教隊領隊提出的要求。
很明顯,丹增朗杰是不符合要求的。
可林海這么一聽,頓時急了。
“校長,可是、可是……”
見林海支支吾吾的樣子,陳灝笑了笑。
“可是啥?”
林海撓撓頭,緊張得道:“可是我覺得處尼村小學應該援助。”
似乎怕被校長否決,林海接著解釋道:“處尼村這里的條件太差了,比我之前去支教過的學校還惡劣。”
“在前幾年的時候,整個處尼村小學也只是兩間土坑房,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講到最后,林海懇求道:“校長,如果親眼看到就算了,可我們畢竟是來到了這里。為了這些孩子,我希望能夠援助這里,改變他們的命運。”
林海的行為肯定是越界了,但陳灝能理解。
“林同學,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明白晨曦計劃的核心是在于校長。根遺憾,以處尼村小學的情況,是不符合的。”
正在林海心神黯淡的時候,校長的下一句讓他眼前一亮。
“當然了,如果有合適校長人選的話,也不是不可以。”陳灝笑著說道。
既然那個丹增朗杰都無心把精力放在學校上,那就讓他如愿,把他調走。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有合適的人選,將處尼村小學納入晨曦計劃也不是不可以。
林海的腦海里浮現出處尼村小學幾位老師的臉龐。
臉龐不斷變動,最后定格在一個三十多歲男青年的臉龐上。
“校長,有了!”
“他叫史云生,我覺得他可以當這個校長!”
ps:今天第一章,還有一章會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