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校領導幾乎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沒辦法,這個決定關乎重大,不能太草率。
但是陳灝不喜歡這種寂靜,掃了眼眾人,最后目光定格在鄭強身上。
“老鄭,你怎么看?”
“恩,這個……”
鄭強其實挺無奈的,自家校長太愛折騰了。
無論是學英國模式還是學美國模式,這個步伐都邁太大了。
正常求穩的話,都是先拿出一所二級學院做實驗,若是實驗結果不錯的話,再普及全校。
哪有像陳校長一上來就梭哈的。
兩個要讓他選擇一個的話……
鄭強認真道:“如果要選擇一個的話,我比較傾向于哈佛大學哈佛學院這種。實施通識教育的同時,注定也會改變過去的傳統錄取方式,但學生管理上沒必要變動太多,可以設置一個本科生學院,比如崇文學院,然后對所有的本科生進行管理。”
陳灝又點了一個人。
“許院長,你覺得呢?”
“我的想法跟鄭副校長大徑相同,沒必要過多干預學生的校園生活,應該讓他們將精力多放在學習和科研上。”許晨陽教授抬了抬眼鏡,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一個常務副校長和一個數學學院院長都選擇了美國模式,讓一些本就傾心于此的幾位校領導有了底氣,紛紛發聲。
“我也覺得應該參考美國模式,英國牛劍的書院制度過于注重學生的校園生活管理,這就本末倒置了嘛,學生就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
“一個本科生學院就足夠了,不然的話,在既有十幾個學院的情況下,又得設立十幾個新的學院(書院制學院),這樣太混亂了,而且每個學院都是獨立的管理系統,這也容易出現機構臃腫的現象。”
“我同意薛主任的觀點,而且除了機構臃腫以外,還會出現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有些學院資源充足,有些學院資源貧瘠,這很容易引起學生的不滿,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沖突、矛盾,沒必要。”
而在這些聲音里,卻有一人唱反調了。
而且這人的地位還不低。
“我不同意各位的觀點,學習是學生的主要目標沒錯,但是學習不應該占據學生的全部精力,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他們的屬性都是【人】,而非【機器】。是人就應該有七情六欲,有緊繃的學習也有松弛的娛樂。”
“有數據表明,勞逸結合更能提升在學習和科研上的效率。”
“本科生不像研究生,在培養方案上,校園生活理應受到重視,這對培養學生的歸屬感也有著非常大的作用。”任弘教授沉聲說道。
任弘教授依然負責光芯研究中心,但自打關系轉入光華大學后,身上的職位和頭銜也多了幾個。
光華大學【先進材料與半導體國家實驗室(籌)】主任兼首席科學家、光芯研究中心主任,以及籌建中的集成電路學院院長。
除此之外,任弘教授也被聘為光華大學的副校長,分管光芯研究中心和實驗室與設備管理。
之前幾位發聲的校領導面面相覷,不太明白任弘教授為什么會選擇英國牛劍的書院制。
本場會議,基本所有的校領導都有留學經歷,而留美占了八成以上,其中也包括任弘教授,相比英國書院制,他們更熟悉美國模式。
美國哈佛模式不容易犯錯,而英國模式就不好說了。
半晌都沒有人聲援任弘,直到陳灝準備開口之際,陳沖的聲音響起了。
“我想了想,覺得任教授所言更為合適,機構臃腫和資源分配不均固然是重大問題,可也并不是不能解決,我有些想法,比如說……”
一場討論下來,支持美國模式的校領導高達二十人,而支持英國模式的只有任弘、陳沖等寥寥四人。
最后,所有人望向陳灝。
這個事件也該討論到尾聲了。
該有個決斷了。
“兩個模式其實都可以適用,但我的想法與任教授、陳教授更相近。”陳灝頓了頓,往旁邊的鄧慧看了眼。
“不過實施英國的書院制也不必照搬,比如各學院之間的自主權需要束縛一些。”
陳灝笑呵呵地說:“接下來討論下書院制的取名吧,我這里有幾組備用的名字,大概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