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肯定不能只有光華學院一個,但全校實施也不能一蹴而就,得慢慢來,主要是師資問題!
越好的學校生師比就越低,比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這兩所名校的生師比都是8、9左右。
國內生師比有一個在10以內的學校,那就是北京大學。學生41775名,專任教師有7317名,達到了令人恐怖5.7!
說到這,不得不提另外一個猛人:鄭州大學。
鄭大擁有76607名學生,在數量上位列華夏第一啊?但專任教師只有3720名,生師比達到20,這就有點不健康了。
“我只是簡單跟你探討下,具體該怎么去實施,還是得看你。”黃虹非常謙虛地笑道。
“那黃教授您對高校教育改革,有什么很好的建議嗎?”陳灝非常誠懇地請教道。
“那我就簡單說幾點。”看到陳灝執學生態度,黃虹也不端架子,坦然道:
“第一便是實行全校通識教育,根除專業教育!這里我就給你提個醒,按照你的計劃,學校院系太多了,學生人數可能會不少,這里我覺得應該弄成小而精,比如縮減不必要的專業、控制班級人數并多聘任專任教師。”
“第二則是注重實用,錘煉學生專業能力!放眼望去,大學考證成風,學生無所適從,焦慮迷茫,盲目跟風,被各類考試牽引,根本沒有條件獲得更多閑暇時間,去好好錘煉自己的專業能力。并且大學課堂的理論內容與實際需求嚴重脫節,老師只是單方面講理論,并沒有配套的解決實踐問題。最終只會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達不到企業要求。”
“第三是重視基礎學科,提升基礎科研人員的待遇!前陣子華興的任總不是發文怒噴不光砸錢要砸芯片,也要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嗎?基礎學科難啊,連很多高校自己都只想著去引進人才,而不是培養人次,這怎么行?基礎學科研究推動科技進步,所以一定要重視數理化!”
“第四為去官僚化,行政要以服務為主,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做!北大錢理群教授提出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我很贊同這個觀點,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在大多學校里,官本位,學位本位還是大行其道,行政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方便與服務,而不是阻礙!”
“以上四點要是你能全部做到,至少光華大學成為國內一流大學是沒問題。”黃虹教授嘆了口氣,眼中有些落寞,這些道題懂的人不少,但是卻很有人去做,為什么?因為阻力大啊。
在黃虹教授開始講的時候,陳灝大腦便開始運轉著,將這些話全部牢牢記在腦海中。
倒是第三點,讓他印象頗深,之前與鄭強商量院系劃分的時候,對于數學他就沒有重視。
像陸舟一個數學天才,結果因為學校沒有數學專業導致還得去鷺島大學旁聽學習,這點卻是太不應該了!
之前的規劃,太重視應用類的工科,而忽視了一些理科,這的確該查漏補缺!
陳灝細想了下,抬起頭望向黃虹教授,問道:“黃教授,這個第三點的話,如果要解決的話該怎么入手?”
“我給你講一個真實地校花,使我們學校數科學院的一名教授閑聊之余說的。”
黃虹想到這個笑話,并沒有笑,而是搖著頭。
“一名基礎數學的碩士研究生來我們學校見胡教授,想要讀他的博士。
胡教授問他:你家兄弟幾個?
這名學生回答:我家就我一個。
胡教授又問:你學基礎數學了,那你父母怎么辦?”
“搞基礎數學、理論物理的苦啊,普通家庭完全學不起數學、物理。我們學校這名胡教授人還算不錯,直接對本科生說如果不是富二代,不建議往數學、物理上深造。為什么?難出成果啊!學基礎數學、理論物理,就要做好一輩子都出不了成績的準備!”黃虹教授有些悲嘆道。
隨后,她看著陳灝,語氣鄭重地說道:“你是光華的掌權人,我想告訴你的是:不能只談奉獻,不談煙火!基礎學科的確難出成績,應用性遠不如應用類的工科,但這卻是我們國家必不可少的,絕對要重視!”
這也是為什么行行轉計算機、轉金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