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馬上不一樣了,送審……直接通過錄用了……
那《science》、《nature》、《cell》這三個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櫻花國某小保晴教授投稿給《nature》,從投稿到錄用只花了3天的時間,并且直接插隊放在最近一期發表。
這種坐火箭一般的神速……
懂得的都懂。
什么是學閥?
同樣質量的文章去投同一期刊,最后編輯和審稿人第一眼必然是看通訊作者的身份,然后才是看內容。
越出名的期刊,越看重通訊作者的咖位。
所以大牛能夠走綠色通道過稿,大牛門下的學生也可以讓大牛掛名,同樣迅速過稿。
這樣就行為了學閥。
普通導師的學生,想要出名,只能從低分的期刊一步一步爬上去;而大牛的學生可以直接跳過這些環節,一步登頂。
所以,讀研找導師,甭管報在大牛門下對方有沒有時間培養你,只要你的導師是業內大牛,你就拿到了一張入場券。
就像國內漸漸固化的階級,大家討厭的不是學閥,而是討厭自己不是學閥中的一員。
過去,陳灝在史蒂芬教授的庇護下成長。
如今,在這幾年的積累已經光子屏帶來的影響。
一個以他為首的學閥正在形成。
……
漂亮國,《science》編輯部。
當歐文如往常般泡好咖啡,緩緩坐在自己座位上,打開工作郵箱。
入眼的是不少的郵件,他一掃而過,主要的目光還是落在投稿賬號上。
只是剛看幾眼,他的視線已經被第六排的一個賬號給鎖定住。
“Chen終于來稿了!”
歐文忍不住興奮地喊了一聲,尤其是當他看清楚投稿的論文標題后,一張嘴巴張得可以塞進一個蘋果。
“噢,我的上帝啊!”
因為這篇論文是關于光子芯片方面的!
學術界對于光華大學正在研發的光芯完全是一團霧水,一點課題進度的論文都沒有發表在期刊上。
而今天開始。
世界第一篇關于光芯方面的論文將刊登在《Science》期刊上!
ps: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