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別看,等2點后再看!
……
美國大學如此良苦用心的開設通識教育課程的目的主要有:
通識教育為了讓學生在本科階段在各個領域都有所涉獵,嘗試各個學科,文理兼修。通識課程基于人文精神的培陽,讓學生具備基本的知識底蘊,偏向學生基本技能、邏輯、思維上的培養,如英文寫作、口語表達、批判思維,使學生真正得到全面發展。
學生通過嘗試學習了各個領域,找到自己最終的學術和職業方向。比如美國大學排名前30的名校中,只有寥寥幾個學校為本科生開設了商科相關專業,而且一般都是綜合商科,而幾乎沒有金融、精算這種細分專業。這就是美國大學認為,商業所需要的各種知識和能力在沒有實戰經驗的情況下很難積累起來,學生需要在對商科各個分支進行研究了解后,才能進一步確定自己今后學習和職業的規劃。
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歷程,我們看出美國本科通識的主要特點有:
01
美國本科通識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希望學生主動的去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消化知識,由于大部分美國本科學校采取小班教學,班級人數少利于老師有效的指導學生,學生因為也能得到更多的訓練;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安排學習和研究時間,自主選擇學習題目。
02
美國本科通識教育重視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美國通識教育強調寫作的反復訓練,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ceo認為經過通識教育的畢業生有著更強的寫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03
美國本科通識教育注重學生對全球文化、非本土文化的理解,目的使學生具備更開闊的全球視野,提供處理問題和看待文化的新視角、新思路。
通識教育的起源:
第一階段(1636-19世紀前期):自由教育在美國的出現
1636年創立的哈佛學院是美國殖民地時期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極大地影響了此后美國私立大學特別是私立研究型大學的辦學理念和課程內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