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南大的材料確實有點垮,教育部學科評估B+,在國內高校里算是第四檔(第一檔清華北航武理)。
至于南大最強的學科,從英子夢寐以求想報考南大天文學就知道了。
南大自稱自己天文學、物理學、地質學最強,都拿過國內專業第一。
然而三個專業雖然都是A+,但物理學有中科大壓著,地質學有地大頂著,最后真正能夠算數的也就天文學了。
當事人周豪深教授則是不以為意,這些都是小事,而張志兵說得也沒錯,南大的材料確實有些拖后腿。
這才是南大的校長、書記三番五次想要勸他回國,擔任南大工學院能源系的系主任一職。
他雖然人在日本做研究,但是近10年里,為國內多所高校和研究所培養并輸入了教授、副教授20余人。
從他現在帶著的博士后、博士生就能看出來,一共15人,中國留學生就占了10人。
到底要不要把事業重心移到國內去呢?
近些年,國內的學術環境也在逐漸變好,好像回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想到這些,倒是讓他微微失神。
等回過神后,周豪深教授也不賣關子,直言道:“是光華大學,而且這個鋰空氣電池技術實驗室的負責人是賓大的布尼爾教授。”
一說是光華大學,除了郝琦外的十四人力,直接化為了兩個派系。
一方覺得不能輕視光華大學,畢竟對方在光子屏、丙交酯、光芯上面可是取得赫赫戰果。
但另一方覺得透過光華大學的表面看本質,對方仍然是野雞大學、草臺班子,不需要多加關注,無視就行。
之前開口的張志兵這時又蠢蠢欲動起來,最后他按捺不住地開口說道:“教授,我覺得不用擔心光華大學,對方肯定不會能攻克鋰空氣電池技術。”
聽著對方言之鑿鑿的話,周豪深眉毛一挑,問道:“怎么說?”
“您是這方面的世界級專家,研究了十幾年,我不認為光華大學一個剛剛成立的實驗室能夠比我們強!”張志兵自信滿滿地說道。
“就是,老張說得對,論負責人、論實驗室條件、論技術儲備,我們甩對方十條街,沒理由會輸給對方!”
“+1,我也贊同。”
反倒是周豪深教授聽完后眉頭皺得更深,面色隱隱有些不悅,他并不是一個喜歡聽馬屁的人,雖然對方說得也很有道理。
可是隱隱的,他心底有種不祥之兆。
似乎對方會在鋰空氣電池領域再造出光子屏橫空出世的神話一般。
后面周豪深直接不怎么說話,讓眾人各抒己見。
原本還想通過光華大學這事情測下大家的科學判斷,沒想到最后讓他感到十分失望。
只有五人還能理智的做出分析。
慶幸的是他所器重的郝琦(博士后)并沒有在那十人當中。
與此同時。
鷺島,高崎國際機場。
出站口處,在機場廣播聲中,陳灝一臉喜色地箭步向前。
與對方深情一抱。
“許教授,我可把你盼回來了啊!”
……
ps: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