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還是兩人的經歷不同,也許是方浩森教授之前在北航的時候,在科研上遇到了一些齷齪、骯臟的事情。
就像許晨陽當初一氣之下重返美國一樣。
看著許晨陽點點頭,一副非常理解方浩森的樣子,陳灝覺得也該到自己發言的時候了。
“咳咳,聽了鄭校長和方教授的發言,那我也簡單說幾句。”
陳灝一開口,其余七人的視線都移動過來。
“老鄭說得言之有理,方教授說得也沒有錯,那實際上呢?”
“我覺得指導思想錯誤是中國科學落后的根本原因。總是跟在別人屁股后面跑,要能成功才怪。”
“所以,中國科學要崛起,就必須要獨辟蹊徑,走自己的路。”說到最后,陳灝聲音高漲,目光格外篤定。
“那應該走什么道路?”許晨陽急不可耐地追問道。
“至于什么道路,我不知道,上面也不知道。所以一直在探索中,探索一條適合我們中國教育、中國科研適合發展的道路。”
說到這里,陳灝臉上露出笑容。
“光華作為一所私立大學,制度靈活,我們可以為國家試個水,成功了自然最好,失敗了也能獲得一些經驗。”
“但我覺得我們能成功,為什么?”
陳灝的目光從任弘教授、方浩森教授、陳沖教授、朱晨教授……一個個臉上搜過。
“因為理想我們匯合在光華,也因為這些理想,因為你們,我覺得我們一定能夠成功!”陳灝擲地有聲地說道。
“不說這些虛的,講些實際的!首先一定要重視人才、重視科研!我國人才流失嚴重,光是美國硅谷地區就有高達兩萬名清華大學的學生,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一個數字!所以,關于光華大學未來的戰略發展會注重在以下幾點……”
原本的接風洗塵,漸漸變成了一場辯論,再等到陳灝上場,辯論又轉變成演講。
陳灝高聲闡述著,其余幾人則是靜靜聆聽著。
很多人覺得諾獎無所謂,但諾獎終究是科學界的高度。
就像奧運會,當中國隊拿下第一名后,對奧運會的想法便會淡下去。
中國一定要拿下諾獎,而且還不只要一個!
當獲得諾獎數目超過美國時,我們也可以無所謂地說,不需要這玩意證明自己。
因為那時候,不是我們拿不到,而是不屑于去拿。
……
大年初十。
那頓海景燒烤已經是兩天前的事情了。
西北地區,金城。
周和年坐在沙發上,望著身旁這個熟悉的環境。
一股落寞涌上心頭。
“這么多年了,這就要離開了啊……”他低聲嘆道。
只是這時候,一道不和諧的聲音應聲響起。
“爸,不是我說,金城有啥舍不得的?我早說要把您給接過去,您就是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