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島大學?”
周豪深教授臉色有些古怪。
“對,就胡省那個。”郝琦不懂教授為什么會有這種反應,只當是對方不太熟悉鷺島大學,特意解釋了下。
“我知道鷺島大學在胡省,”周豪深饒有興致地接著問,“鷺島大學那里給你開出了什么待遇?”
在鋰電池領域,他周豪深也是世界級別的專家了,郝琦作為自己的高徒,對方要才人才引進肯定會有一些高的薪資待遇。
“走教育部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還有也會評上鷺島大學自己推出的南強青年A類拔尖人才,直接入職化學化工學院,定崗正教授、博士生導師。”
說著,郝琦撓撓頭,“至于什么薪資待遇,也不高,就不說了。”
“以你這個歲數評上正教授,已經很不錯了。”周豪深非常慰藉地說道。
郝琦01年的,到今年也不過30歲。
30歲評上正教授,雖然占了生化環材的紅利(我國基礎學科人才缺乏),但未來不可限量,院士那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沉淀幾年,專心搞研究,多寫出些頂刊的paper,然后再摘得幾個人才帽子。
其間打好關系,多交朋友,畢竟:無關系、不院士。
光有能力不會做人,那是評不上院士的。
參考饒教授就知道了。
“嘿嘿,主要是教授您帶的好。”郝琦也挺滿意的,畢竟30歲能夠評上正教授的,還真不常見。
正常路線是18歲高考,22歲本科畢業,26歲博士畢業,再做兩年博士后,28歲評為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工作2-3年再副教授,副教授3-5年再轉正教授。
七七八八折騰下來,最快都要33歲才能評為正教授。
從博士后一下跨度到正教授、博導,算是人生贏家了。
“來,看看這封郵件。”周豪深把椅子讓開,自己則站立著獨自思考。
“啊?這不太好吧……”郝琦無奈,只好坐下望向屏幕。
原本還以為是關于實驗室的相關資料,沒想到卻是一封挖人帖子。
至于落款人:布尼爾教授。
這個人名他可不陌生,是美國著名的鋰電池專家,也是過去鋰空氣電池技術最早開始研究的小組。
“教授,您、您不會是要去光華大學把?”郝琦顫聲問道,眼中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這可太令他意外了!
“你覺得光華大學怎么樣?”
周豪深沒有等郝琦回答,又拋出一個問題。
“光華大學跟鷺島大學也同在一個城市,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光華大學?”
“啊?教授您是說真的嗎!?”郝琦雙目圓瞪,比先前還要吃驚。
周豪深雖然也被南大特聘為教授,但性質并非全職,此番南大那里可是拿出系主任的位置邀請周豪深回國發展。
一個國內TOP10的名校系主任,更何況周豪深也不過是五十多歲,在退休前評上院士、南大校長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是開玩笑的。”周豪深俏皮地笑道。
正當郝琦松了口氣地時候,耳旁又響起一句話。
“不過我對布尼爾教授的邀請也的確感興趣,要說國內的科研環境,光華大學那里好像也挺不錯的。”周豪深認真思考的說道。
郝琦:“……”
所以,究竟那句話是真的?
不過,光華大學的薪資待遇確實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