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給中國史上所有科學家排名,于老一定能排進前五名!
這是一個在一窮二白,什么技術都沒有的年代,靠手算和推演完成氫彈理論研究的大牛!
被周豪深的這兩句言語,勾起了陳灝的思緒。
隱姓埋名數十年,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甚至長輩仙逝,也不能參加葬禮。
為得是什么?
為得是讓國家實力變強,為的是讓下一代不再受苦。
陳灝深吸了一口,“有人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
“但戰爭不一定都是有硝煙的,有些是看不見的戰爭,是在科技、國力上的較量。”
“為什么光芯研究中心的這些科學家們都這么拼,因為他們知道,光芯早一日突破,我們就不用再任人宰割!”
周豪深、郝琦兩人默然,在電池領域,中國發展的還是不錯,體會不到芯片行業的那種窒息感。
處處都是外國技術,個個都是外國機器。
中芯國際那里還在攻克28nm芯片的全國產化(不采用任何國外技術的生產線,包括光刻機),而臺積電、三星都在快攻克3nm技術了。
中間差了14nm、7nm、5nm三代產品!
直線追趕的話,差距便是如此之大!
但光芯的橫空出世,可以讓中國實現彎道超車,完全不用走直線,不用人家的體系,直接自己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
陳灝的聲音還在響起。
“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候。
都會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價值觀,但是如果這個社會,這個民族還有希望的話。
它必須有一代一代的人里面,要有一批人,去追求一個崇高的價值觀,去追求一個以民族振興、國家振興為己任的。
這樣一種價值觀,必須每一代都有這樣的人出來,這個國家才有希望。”
“前輩們逐漸逝去,現在這些重擔必須要有人接過。我、他們(光芯研究中心)……”陳灝笑著望向周豪深教授,望向郝琦博士。
“還有你們,我相信我們都有著共同的信仰,也正是因為這個信仰才讓我們在這里相遇。”
郝琦一時間慷慨激昂,只感覺到內心有團火焰在熊熊燃燒,他求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效仿前輩們,為國家的科研事業奉獻一生。
他想說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倒是一旁的周豪深對陳灝伸出一只手。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鋰空氣電池項目,請放心交給我。”
“中國電池領域,便由我作為這個先鋒!”
……
島內的一條道路上,出現一個車隊,只是組成這個長龍的巴士車身都印著“光華大學”四個大字以及校徽。
其中的一輛車里。
戴文宇聽著耳邊的念叨聲,忍不住對身旁的許盛吐槽道:“我真是搞不懂陳校長這個決定,實在是太不可理喻了!你看看把大家都逼成什么樣子了!”
許盛也有些無奈,雖然大家被趕上車,實驗室、酒店都不讓回,但不少人身上都有手機啊!
剛剛念叨聲就是有人在用手機看文獻、看知網上下載的論文。
“不行,我得跟任教授提一下,等會到了鼓浪嶼后,得把所有人的手機搜走,不然放假一天的目的也沒做到啊!”許盛嘆道。
戴文宇:“???”
“不是,你究竟是哪邊的人啊?”戴文宇黑著臉問道。
“真的不能這樣拼下去,這樣是行不通的。”許盛苦口婆心的說道。
光芯研究進度遲遲不能突破,幾乎是所有科研人員都心急如焚,可也不能這樣那身體健康去拼命。
“天大地大,光芯最大!沒有那么多時間讓我們去慢慢研究了。”戴文宇咬牙說道。
一旦光芯這里進度出現問題,西方國家一定會借此機會搞些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