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組長,這初試都結束了,怎么還不走?”李軍校長走過來問道。
“在等人。”
“等人?誰?”
“人已經到了,不用等了。”
李軍校長眉毛一抬,“姜組長是有什么話要對我說嗎?”
“李校長,那份成績單如果您用不上的話,我覺得有人會用得上。”姜林淡淡笑道。
李軍問,“比如說?”
“清華大學。”
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姜組長是個趣人,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啊。”李軍饒有深意地看著姜林,似乎想要看透他。
“李校長過譽了,我還需要未來,但您如今便是了。”姜林謙虛地回道。
“給貴校打擾多時,那我們也要離開了,以后有機會再見。”
“那定是有機會的,宋主任,你替我送送三位貴客。”
看著幾道背影漸漸模糊,李軍身旁的助理不太理解地問道:“校長,那個姜組長也沒什么職位,您怎么還挺看重對方的?”
李軍揚了揚手中的表格,上面的水墨格外的清晰。
“這位姜組長可不簡單,年紀不大,倒是很有城府和手腕,不得了喔。”
助理似懂非懂,對方也不過是一個學院的招生組組長,連招生辦都不如,畢竟后者是校級的部門。
“校長,那現在是回去嗎?”
李軍搖了搖頭,意味深長地說了句。
“不,現在我要打個電話給老朋友。”
……
車上。
姜林看著名單,嘴上卻沒有偷閑。
“名單上70分以上的這17名學生,文棟你去聯系一下對方,表達下光華的意思,明后天和對方的父母約談一下。”
“另外,余靜你也定下去東山省琴島的飛機。”
文棟:“好。”
余靜:“收到。”
60名數學國家集訓隊成員,高一高二的只有17人,不光是這17人都在70分以上,其余43名高三的學生也都在70分上。
70-80分段有39人,80-90分段有20人,90-100分段有1人。
這個質量太高了!
一個70分以下的都沒有!
17人哪怕只有一半愿意參加復試,那也值了。
畢竟都是人才。
不光姜林十分喜悅,連文棟和余靜二人也給外開心。
只是余靜仍然有些困惑,“組長,您為何要把名單給北大的肖教授啊,他們可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呀。”
姜林翻了個白眼回應。
“我想嗎?但人家才是這些學生的領隊,我們有拒絕的余地嗎?”
“也是哦。”余靜苦惱地接著道,“北大也有少年班了,那這些學生肯定會選擇北大。”
“那不一定。”
姜林笑了笑。
“可不止北大一家,還有清華呢。”
他就是要把這潭水給搞混,這樣光華才能渾水摸魚。
只是想起那個高三的王一川,姜林不甘心地嘆了口氣。
“這位王一川,說不定還能拿下IMO滿分金牌。”
有些人,
在相遇的一刻,就已經錯過了。
(在動車上,今天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