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寒門宰相 > 第21章 師兄弟

          第21章 師兄弟(2 / 3)

          但見這日一大早郭學究到章越屋里道:“這為學與做人一般,事事都要抓住本要,治經也是如此。作詩文以聲調為本,而治經當以訓詁為本!要訓詁,當先背《爾雅》,如此本末不亂!”

          《爾雅》?

          章越以為郭學究下一步會教自己《書》,《易》等五經之一,沒料到教得卻是《爾雅》。

          《爾雅》是經嗎?與《論語》和《孝經》一樣,不是又是。

          《論語》是孔子所作,《孝經》代表了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那么《爾雅》又非孔子所作,也不在朝廷規定九經范圍內,為何郭學究要章越來學呢?

          但見郭學究言道:“爾雅非經,卻是六籍之戶牅,學者之要津。你若有意訓詁,則《爾雅》,《說文解字》為必學之道。”

          《爾雅》相當于詞典,字典。比如絕高為之,京;非人為之,丘。這句話就是出自《爾雅》,也是訓詁。

          而對經義的訓詁。而訓詁之學在漢朝時這是儒生可以專研一輩子的學問。

          一般的經師教你背誦經義,背誦注釋都可以應付經義考試,但好的經義老師會先教你從訓詁開始。

          但訓詁之學高低很厲害。

          水平差的只能照搬古人注釋,達者就可教古人是如何來注釋經義,最厲害則是‘以我為標準’。

          也就是古人注釋都不對,我才是正確的。

          比如漢朝時詩經魯,齊,家三家作注,后又有毛詩。待東漢大儒鄭玄為毛詩作箋后,天下讀書人都改學毛詩,以至于另三家失傳。

          故而詩經只以毛注為正宗,而不似春秋有左傳,公羊傳,谷梁傳三家注釋,就此而言鄭玄實在是對包括章越在內的讀書人作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最后郭學究又叮囑章越,讀經只訓詁而不章句。

          讀漢書列傳時,可以看到比如班固等名臣下面都有一段記載,言他年少讀書時‘不為章句,通訓詁而已’。

          表面理解訓詁解釋字意詞意,章句則是句意。

          但更深入則是兩漢時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之爭。

          古文經學注重訓詁,要是追求經籍的原意,孔子有句話是述而不作。

          今文經學注重章句,則是從孔子注春秋時,以微言大義令亂臣賊子懼。他們認為春秋經義上每一句話都有表達的內容,內在的意思,他們將內在意思進行闡發,其實就是托古言志。

          比如明清科舉八股文就是章句之學。

          考官從四書五經隨便拿出一句話來,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考生要仿圣人語氣立言,將這句話以破題至束股八個段落寫一篇文章。而考生寫八股文參考的就是以朱子之作《四書章句集注》。

          就好比如今寫論文,于論語上任何一句話,考生都要寫出一篇論文來。

          但宋朝經學卻不是如此。

          重在古文經學的只訓詁,不章句。溯本求源回到經義上,追求訓詁的功夫。所以九經科只考貼經和墨義,相當于要求背誦和解釋經義,不允許對經義有任何闡發。

          郭學究叮囑道:“《爾雅》字數還不如《論語》,你一日背上幾個條目即可,你不必操之過急,一步步就實而去。”

          “能通訓詁一道,將來讀九經亦可無師自通。讀書一道并無一步登天之說,而在日積月累,水到自然渠成。”

          章越算了下,九經加上孝經,論語,爾雅,以及自己背下的孟子,這就是后世所提的十三經了。

          五代時蜀主孟昶石刻“十一經”,把“十二經”中的《孝經》和《爾雅》去掉,而代之以《孟子》。

          最新小說: 不做女主做系統 特種兵:開局打爆一個連 紅樓潛龍 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登基吧!大王! 紈绔小將軍 帝國大閑人 煙冥望阡陌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云龍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