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坦看完后有等殿試文章原來可以寫的領悟,不過面上卻道:“此文我不好論斷……還是請鄭先生看畢再說。”
說著孫坦交給了鄭穆。官員評卷自有微妙之處,這幾人都是當朝大臣,越到高位說話越是謹慎,再沒有弄清其中玄妙,考生的背景關系,不會輕易開口贊許,不過批評之言倒是信手拈來。
鄭穆心知此卷被這幾位‘不批評’已是極佳,心底有些迫不及待一睹。
但鄭穆素有真儒之稱,也不會因他人之見先入為主。
即便鄭穆心底早有準備,但乍睹之時能是為之一震,從春秋繁露的大一統至孟子的貴民,其中過段轉折甚是嫻熟,全無拼接之感,由此可知此考生著實儒學功底實在精純。
鄭穆想到,如今朝野當屬王安石最推崇孟子,難怪賈公會說此子是王介甫的學生,不僅如此,這橫鋪而不力單,紆折而不味薄之文風倒也似極了王介甫。
鄭穆沒有多想,再看到最后的策論,不由拍案叫絕,三段論述一段一奇,最后收束堪稱點睛之筆。
鄭穆不由心道到底是何許人也寫出這樣的文章來,只怕今科魁首就是此人了吧。
不過鄭穆壓下詢問的念頭,到底是不是狀元也不是他定奪了,這樣初考官,覆考官,詳定官一致的意見,最后天子拿決定。
最后鄭穆心底翻江倒海,面上只是淡淡道了一句:“本官沒有異議。”
孫坦這才補道:“本官也無異議。”
五名考官居然一句也不吵,達成了一致。
最后孫坦在卷上寫下了批語‘學識優長,辭理精純,出眾特異,無與倫比’。
五位考官分別寫下了自己名字,一致將此卷薦為一等卷。
說罷與另一卷一并置放。
需知殿試閱卷不過進行五分之一,一二等卷需再三商量結合三四點五等卷后方可薦入,故而一開始能脫穎而出的極少。而這兩卷能這么快就定下,可知著實如批語所言‘出眾特異,無與倫比’,就算再看兩百卷,這兩卷也可入一等。
……
章越讓吳管家先帶著禮品去吳府一趟,告知自己已是考完,然后在章實家里歇息了一日。這日莊大娘子上門見了章越,本是要說一番草帖子,定帖子如何理的事。
那知莊大娘子一見了章越即忘了原本的差事,對著他的相貌是贊不絕口。
“這般人品相貌,還有這番才學,我之前還道你們章家好福氣,能與宰相門第結親,如今看來你家三郎君與皇帝攀親也使得。”
章實大笑道:“我倒沒指望當個駙馬,再說駙馬爺不能當官。還是吳家好。”
莊大娘子連連稱是,然后笑著相看章越又是笑著稱贊了好一陣。
當即莊大娘子與章越談了這幾日到了吳家登門的情況。
吳家對親事沒提任何要求,反而肯出一大筆鋪地錢供章越及第后花銷,這樣婚事沒人可以挑剔的。
莊大娘子今日都言繳檐紅的事了。
這規矩汴京的風俗,兩家交換帖子后,男方以八朵花或八枚絹制的裝飾品放入一個酒缸與女家,女方家收到酒瓶后,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魚二五個、箸一雙,悉送在原酒瓶內。
莊大娘子今日來叮囑章實早準備,章越登科之后就上門正式提親,免得到時候倉促準備不暇。
對于這樣的細瑣的事,章越沒什么耐心聽進去,一并交給哥哥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