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禮一樣一樣地抬進吳家大門。
吳府的下人風傳著章家聘禮如何如何貴重,此外就是聘金的多寡。
十七娘此刻自是在閨閣里,也下令房里的女使老媽子不許出入,不過仍擋不住各房的女使將碎語傳入。
姑爺又給了什么啊。
姑爺又如何如何啊。
姑爺多看重咱們家姑娘啊。
至于吳府李太君也是很高興,覺得很有面子,吳家上下都知這位姑爺出身寒門,但能拿出這些聘禮聘金來足見誠意了。
而李太君這邊一面與章家的人說,章家的禮實在太過貴重了,自家的女兒不過平平,哪里當如此之看重。
這些話自也有人傳至十七娘的耳里,抱怨老太君如此,不是在外人面前貶低自家姑娘么?哪有說得這么平平的,似配不上章家的聘禮的。
十七娘倒是通情達理地道:“此謂極于責備,則兩家周致,無他患矣,故而不可不說。”
而李太君這邊說完,而那邊不僅將聘禮中貴重的首飾金銀以及全部聘金都添作陪嫁給了十七娘,還在給十七娘的嫁妝里又添了三百畝汴京郊外的上等莊田。
反正就是章家給多少,吳家不僅大頭都拿作陪嫁,還另行往里面加倍的貼補,這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若是之前與夏家呂家文家這樣的宰相門第結親,吳府如此會遭來旁人的閑言,說什么討好親家等等,不過若是章家倒沒有人這么說,因為章越是寒門出身,吳家多給些陪嫁也是為了女兒以后日子過得好一些,這點就少了旁人亂嚼舌根,反而是贊吳家大方。
但十七娘明白,兩家談論婚事時,李太君早就不止一次地明言暗示過章家若多給聘禮聘金,則都會放進十七娘陪嫁里,而且吳家在嫁妝里另行雙倍貼補。
而所給聘禮聘金的意義,這不僅僅是面子上過得去,從章家這樣的寒門拿出這么多聘禮聘禮來,等于也掏空了章家一部分財力,雖說最后都以陪嫁的方式還給章家,但其實陪嫁都在十七娘的手中。
日后陪嫁如何用,都是由嫁婦說得算數,這樣是讓嫁婦在夫家有個保障。
而對吳家這樣的富貴之家來說,陪嫁再多倒也拿得出,可是于十七娘而言陪嫁越多,在章家那邊不僅更受看重,而且也就順理成章地接管了家中財權,日后在家中上下面前的話語權也是很重。
如此也就確保章越與吳家同在一條船上。
當然這也是陽謀,章家上下不會那么蠢看不到這一點,故而也是心知肚明。
婚者,所謂盟也!
非受幣不交不親。
男女方談婚論嫁,先要上草帖子細帖子,上面書寫雙方家產家財。
之后下聘贈禮,每次彼此送禮都帶著討價還價的意思。
男歡女愛是兩個人的事,婚姻大事即關系到兩個家族的結盟。上層官宦之間的聯姻,利害計較更多,似章吳兩府倒算是少了。
如今章家給了聘禮聘金后,李太君立即踐行承諾,在原有的陪嫁里又給十七娘添了三百畝汴京郊外的上等莊田,還有二三十個管理莊子的莊丁的身契也一并給了。
這出手著實的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