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人?”
“我叫元十四,藏劍山莊的家將。”
藤原神援輕蔑一笑:“小小一個家將,也配跟我論劍道?好吧,我不欺負你們。宋家以劍道而聞名,在場有一個算一個,只要你的劍能勝過我,我立馬帶人離開。”
“好,我先來挑戰你!”元十四站了出來。
宋之旸叫道:“十四,你受傷了,你退下!”
“宋二哥,就讓我替你打前陣吧!”元十四拔出手中的長劍。
藤原神援身邊的紅裝女子走了出來,說道:“你還不配跟我師父交手,就讓我替我師父一戰吧。”
“元十四手中之劍不斬無名之輩,報上名來。”
“小橘綠淺。”
通報姓名之后,小橘綠淺已經出劍。
扶桑文化之中,很多情況刀劍是不分的,刀即是劍,劍即是刀,因此劍道流派之中也有取名一刀流二刀流的,這是因為武士刀……尤其是武士刀中的打刀,刀身窄,刃口彎曲較小,體型跟劍比較接近,除了沒有雙刃之外。
還有另外一點,就是他們修煉確實是劍道,以刀修劍,做到刀中有劍,劍中有刀,劍道之中往往夾雜一些刀法,取二者之長,威力更大。
因此扶桑一些劍道流派,像刀一樣劈砍的招式很多。
劍如虹,勢如風,小橘綠淺一劍擊在元十四的劍上。
三招過后,元十四身上的傷口再度撕裂,血流不止,應付小橘綠淺也變得尤為困難。
“無影!”
小橘綠淺刀鋒橫掠,快如白駒,元十四反應不及,被她一刀斬在肋下,跌到墻邊。
幾個弟子急忙過去攙扶。
小橘綠淺輕蔑瞥了一眼:“夏國劍道不過如此。”
宋之旸冷冷的道:“我們宋家劍道,不能代表夏國劍道,而且元十四剛才也不是敗在你們扶桑劍道手里。”
“宋二先生,難道剛才不是我打敗元十四?”
“打敗元十四的人是你,但打敗元十四的劍道卻是我夏國劍道。我說的不錯吧,藤原先生?”
藤原神援輕輕一笑:“不錯。先祖藤原清河曾經作為遣唐使,進入長安拜謁唐玄宗,有幸結識劍圣裴旻。先祖一向傾慕夏國文化,便與劍圣討教劍器,學會了這一套劍法。
“后來先祖隨同阿倍仲麻呂,護送鑒真和尚東渡,途中遇到風浪,漂泊到安南小島上,遭遇當地土人的屠殺,全憑這一套劍法活了下來。不過當時先祖和阿倍仲麻呂身受重傷,沒法回國,又逃回了大唐,只有鑒真一行的僧團,突出重圍,來到扶桑。終其一生,先祖再也沒有回到故土。好在他在大唐娶了一個妻子,生了一個女兒叫喜娘,奉他遺愿,跟隨后來的遣唐使回國,把這一套劍法交給藤原北家。”
蕭翎沒有料到,藤原北家的劍道竟然還有如此淵源。
同時也明白了李白的青蓮劍歌為什么能破藤原北家的斷水流,青蓮劍歌的傳承之中有提到過,李白師從劍圣裴旻,當時號稱天下第二劍器大家。一次酒宴,看到樂妓反彈琵琶,獲得靈感,突發奇想,趁著酒醉,將之前從裴旻那兒學到的劍道全部推翻,倒施逆行,創造出了與裴氏劍道截然相反的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