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春官》載:“周制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
此為六瑞六器,四爺特意在白大人等臨行前叫內務府造了這六器,盡數托付給白大人,一來此可做國禮,二來也可作為通信要緊的等級,鎮圭最重要,而后依次。
只是不同于在陸路上,這海上通信并非說通就通的,故而四爺和年甜恬便也沒太過期待,只是默默盼著白大人一行盡快平安得歸便是,誰道眼下這東西竟是真的送來了,送來的還是這鎮圭,便不說眼下年甜恬的反應了,便是四爺今早剛聽說的時候也不由得提了心去,生怕白大人一行有什么不妥。
要知道這次去的可盡是大清的肱骨之才,朝中過半數的中流砥柱皆在此列,若是這些中流砥柱回不來了,只怕朝廷要十年都緩不過來這口氣,朝廷里可就剩那老的老小的小了。
“爺也嚇得不輕,直覺得是咱們的大清的隊伍在外頭叫人給扣下了或是怎么欺負了,且那一瞬間爺連派哪路水師迎戰都想好了的,這看了信才算是大松了一口氣,白大人他們很好,據信上的時候,三月里他們便已然去過英吉利到往法蘭西了。”
“信上說了三件事,一為通商順利,此次通商帶有貨物價值白銀三萬萬兩,光是在英吉利一處便交易出了六成貨物,換回了八萬萬兩黃金和數百箱寶石,另英吉利王還送咱們了一船書籍、珍稀獸類、高壯馬匹一百,已逐一查驗,無一缺漏粗劣。”
“只是他們的金子俱打造成了圓餅形,回來再造少不得火耗,這八萬萬兩許是能保留下七萬萬兩多些便不錯了。”
只聽到這兒,年甜恬又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兒,好家伙,光是那八萬萬兩黃金就夠嚇人的了,要知道在清朝一兩黃金等同于十兩白銀,這若是盡換成白銀,八萬萬兩黃金便是八十萬萬兩白銀,八十萬萬便是八十億了!
便是有火耗那也是不小的數目,幾十個億呢!
倒也不光是驚于這八十億,年甜恬更是驚嘆于英吉利此時的黃金儲備,不過前年英吉利人威廉姆斯來清時,言語間便透露英吉利已然在印度和非洲占領了不少殖民地了,奴隸販賣已然盛行,如此黃金儲備便也算不得驚世駭俗了。
“如此還只是賣出去六成而已,若再同法蘭西等國做做生意,只怕統共十二萬萬兩打不住。”
年甜恬訥訥一句,迅速估算了個數,四爺笑著點頭,還道小格格猜得太過保守,怕是最終能得十五萬萬兩還差不多,且等著大清的商船歸來,一個國庫只怕要裝不下,還得另造一個才是。
誰不喜歡錢多啊,四爺也是如此,一說起銀子也是笑容滿面,牙花子險些都攏不住。
他先前還為國庫的事兒發愁呢,誰道白大人竟給他帶來了個這樣的好消息,有此銀兩,他便也能放開手腳好生建設大清去了,修路建橋,處處且都等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