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不知道為什么,江燁的腦海里忽然冒出來這么一句話。
這句話,出自著名的俄國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著作《演員的自我修養》中所書寫,被廣為流傳,成為被無數藝人銘記的箴言。
同時,也激勵著無數在最底層奮斗的演員們。
在前世,江燁最落魄的時候,也是聽這句話最多的時候。
那個時候,昔日的輝煌對他來說都成為過去。
混跡于橫店的群演之中,渾渾噩噩的過著日子,等待著哪一天被運氣砸中,能分配到一個有臺詞的配角。
他的驕傲,讓他無法重新回到歌劇院。
他的自尊,讓他不愿求助于昔日友人。要是在劇組里看見了認識的人,他就會主動躲避。
也不知道是幸或者不幸,那個時候的他從精神到外貌上,幾乎都變了一個人。
他的嗓子毀了、精神垮了,再怎樣逆天的帥氣,也經不起這份摧殘與煎熬。
就算是同處一個劇組,劇中飾演男一號的好友,也未能認出群演中、刻意躲避視線的他。
他沒臉見人、無顏回家,就連他自己都找不到自己活著的意義。
就這么日復一日的混著,聽著那些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傳頌著這句話,他在心里嗤之以鼻。
什么叫沒有小角色?
你一個群演,灰頭土臉默默無聞才是一個合格的、被需要的小角色。
這樣的角色,注定不可能大放異彩。
如果真大放異彩了,搶了男主或女主的戲份,一線明星或者他的團隊分分鐘教你怎么做人,把你重新打落塵埃。
但那個時候,失去了一切的他,為了讓自己生活的處境稍微好上那么一些,用前所未有的敬業態度,在片場觀摩著老戲骨的表演,兢兢業業的揣摩著到手的每一個角色。
原因說起來好笑,只為了下一頓飯里面有肉吃,為了落下一個好口碑,讓劇組愿意請他這個便宜的、不費心的、滿意的小演員。
說起來心酸,江燁的確是一個極有天賦的演員,在那樣的境遇之下,竟然讓他琢磨出了一套極合適他的演技傍身,幫助他在群演中站穩了腳跟,生活重新安定下來。
他早已沒了夢想,只想就這么埋沒在人群中過完后半生。
江燁這個名字,也從來沒讓他身邊的人起疑,將他和當年那個如流星般大放異彩的江燁聯系起來。
當他作為替身在冬季湖水中死去的那一刻,在他心里未嘗沒有一絲解脫。
但到了現在,江燁終于能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任何一個角色,不論大小,只要在劇中出現都有其意義。
這跟戲份輕重沒有關系。
上天給了他重來一次的機會,讓他明白了許多問題,看清上輩子到死也不懂的事情。
不是每個地方,都爾虞我詐。
就算是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也有脈脈溫情,和不吝于伸出援手的人。
是以前的他太過執迷,才越陷越深。
突然的頓悟,讓他變得豁達,剛重生時的那些激憤的情緒,正慢慢從他心中褪去。
江燁抬起頭,看著正在熱火朝天排練著的演員們,找了個地方開始重新醞釀情緒,去尋找將領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
他這一整天都泡在歌劇團里,午后找了一家口碑不錯的店,請他們送了下午茶來團里,氣氛熱鬧,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