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導演,他見過不知道多少名演員:
有天才型的,特別有靈性一說就能演得入木三分;有努力型的,靠不斷的打磨而讓演技日趨穩定成熟。
而從演技上,更是分為體驗派和方法派兩大類。
前者通過沉浸進入角色,體驗角色的喜怒哀樂來演戲。好的體驗派演員,能做到人戲合一不分你我,他不是在演,他就是那個角色本人。
而壞處當然也相當明顯。體驗派的演員,常常會因為太入戲而耗費精神,走入了別人的人生中,在拍戲結束后也遲遲無法開始自己正常的生活。
甚至,有些演員會因此影響到自己的精神。
方法派,就是運用自己所有的技巧,來讓自己無限接近、模仿這個角色,但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在演,而非是角色本人。
在方法派的演員中,多的是演技純熟到讓你看不出他是在演戲的老戲骨。
這兩派不能進行比較,更無法論證孰優孰劣,只是不一樣的演戲風格和辦法。只要能詮釋出角色的靈魂,那就是好演員。
但毋庸置疑的,這兩派不可能合二為一。
可是,在江燁的身上,唐睿仿佛看見了這種不可能的可能性。
他來看《花木蘭》是抱著休息的目的,看見江燁時,原本不了解他的任何背景,純粹是以觀眾加導演的目光去看。
但越看,就越讓他覺得驚奇。
當他不自覺的,想要將江燁套入自己的經驗體系中去的時候,卻發現哪一個都不對。
江燁的眼神和舞臺上的肢體語言,常常靈光一現,是在表演中的神來之筆。這,往往是天賦型演員的特征。
他們不會墨守成規,時常會用表演給導演帶來出乎意料的驚喜。但同樣的,他們的表演也就顯得不那么穩定。
但在江燁的身上,唐睿沒有看見這種不穩定。
從唱腔、到動作,江燁穩定得如同被千錘百煉的老戲骨一樣,令人在看他表演的時候,有一種奇特的安全感。
怎么形容呢?
就是不擔心他會犯錯,不擔心他會翻車,只需要安心享受這場表演的安全。
就演技方法而言,唐睿也看不見他在體驗派和方法派身上的顯著分野。明明看的時候感覺他就成了那個角色本身,但在謝幕的時候,他又能快速抽離。
聽見朋友的介紹后,現在唐睿對江燁的好奇程度,簡直到達了頂峰。
這樣的人,何止是特立獨行,他太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么了。
他第一次擔當主演,就能有這樣成熟的演技,未來能成為什么樣子?他十分期待。
就在唐睿思考的時候,他朋友以為他不信,在手機上找出了之前江燁擔任主演的新聞遞給他看,道:“喏,當初說什么的都有,都不看好他。我看,明天這些人就要被打臉了。”
他不如唐睿專業,但也可以看出,江燁的男主初舞臺,何曾有半點怯場緊張?臺風穩健得嚇死人。
現場的掌聲,就能說明一切問題。
江燁的資歷雖淺,卻不遜色于任何一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