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煉丹汁重在心細,一層層過濾丹汁,把其中雜質剝離出來,這又涉及到對藥材藥性的理解,如若什么都不懂的人,面對此種情況,只會抓瞎。
屏息、凝神,如履薄冰,不敢動作過大,真氣一點一滴的參透入內,似進了巖漿赤潭,本就不多的真氣,頓時加倍消耗。
之前做足了功課,在腦海一遍又一遍的模擬過程,但當實際操作時,卻發現完全不是那回事。
在過濾雜質的時候,藥性時刻都在變幻,又處在高溫狀態,丹汁活性極強,稍有不注意,被捕捉的雜質,就會被‘沖’走,只好重新再來。
淬煉丹汁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不能等丹汁凝固,又不能重新‘點火’,所以極其考驗耐心。
不急不躁,是一個方士的最基本性格。
他前世作為科研人員,面對一種新型藥物研究,往往數年不得突破,任何一絲數據變化,都需要記錄和反復研究,試驗次數更是數不甚數。
比現在要枯燥得多,所以他心神絲毫不亂,反而仔細研究和觀察丹汁的變化,分辨其中藥性。
終于‘捕捉’一絲雜質,緩緩輸送出去,流入其中一個預備卡槽中,如此反復,天色微微亮的時候,終于把雜質全部滌除。
丹汁已經開始凝固,流動的速度也越來越慢,睜開眼瞧去,果然見大鼎上紋路,越來越暗。
知道不能耽擱,用衣袖擦了下迷糊了雙眼的汗水,吃力地站起身:“接下來,就是取丹汁,固成實丹了。”
輕輕打開朝下的耳孔,真氣一催,立即流出乳黃色的丹汁,用玉模接住,堪勘裝滿大半。
旋即用玉勺攪動撫平,嵌入圓孔之內,小半個時辰后,丹汁逐漸凝固,立即合上玉模,再次送入大鼎,以作溫養。
黃芽丹方才成功一半,溫養才是最重要的一環,丹藥的品相,就在這一環形成。
溫養需文火,三昧真火以小見著,并以真氣打磨,鎖住藥性,最終成丹。
這也是一個極其磨性子的事,絲毫急不得,但無需再時刻守著,可以做一些其他事。
一小口三昧真火噴出,朱鳥之喙張開,銜住那團無色火,也不吞入,只緩緩讓其燃燒。
這口火小,又未得到朱鳥加成,好似無源之火,小半個時辰便能消耗完,又把真氣滲入大鼎,觸入玉模,感應其中一粒粒珍珠似的丹丸,用真氣鎖住。
待火力逐漸上升,平復在一個溫度,丹丸藥性開始收縮,這才退出來。
范羽第一次制丹,自是不會分心其他,只在原地靜心盤坐,凝神調息,恢復損耗的真氣。
如此反復,天色大亮后,外面有了嘈雜之聲,遠遠地就聽學徒和婦人幫傭在議論。
“范掌柜,在房里一天一夜了吧?”
“昨晚動靜那可叫大,都驚動官差了,說是制丹呢。”
“制丹是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