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發射!把所有已經裝填好的攔截彈全部發射出去。”
面對前方真真假假的目標,侯嬴號小型截擊艦艦長從指揮位上站起來,對著自己的下屬們大聲的喊叫。
從剛剛短暫的交手中,他能感受到這支機群絕對不一般。如果不是星艦隊的支援及時,己方的派出去的機群已經被對方打殘。
這絕對是敵方最精銳的力量。
他們出現在這個位置是想干什么?
侯嬴號艦長無法猜測到敵方的意圖。他只是一名剛剛接觸星際戰爭知識不久的玩家,以前因為某海戰游戲的優秀表現,而被極限公會招募成了一艘小型截擊艦的艦長。
海戰與星戰雖然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的不同。
這位艦長為了能在星際戰爭中有良好的表現,因此學習了大量的星際戰場知識。可他就是想不明白,在主力戰場還在僵持階段的時候,這支精銳機群突襲主力艦隊有什么作用!
截擊艦隊各艦猶如天女散花一般向外拋射反制導導彈和干擾彈,能量護盾全功率開啟,進程防御系統發射彈幕組成屏障。
整個交戰星域中間,被各種導彈和竄過的能量光束填充。
來自聯合艦隊的超遠程火力支援也在這個時候抵達。
一時間爆炸密布,炮束交錯。
超級作戰士兵被保護在強行登陸艙里面,在火箭引擎的推動下向目標星艦靠近。
一些強行登陸艙遭到了攻擊,它們會在被摧毀之前將搭載的士兵彈射出去。這個時候士兵單兵裝甲加掛的星際間動力引擎會啟動,繼續將士兵向目標輸送。
躲過導彈的阻截,穿過星艦的能量護盾。
在星艦火網中,捷琳娜率領一隊超級作戰小隊完成對一艘星艦的登陸。
單兵機甲對腳下的星艦進行掃描,再從機載數據庫中找到該型號星艦的結構圖紙,為士兵標注出星艦外層甲板薄弱的地方。
在宇宙真空環境中,武器的破壞力和星球內大氣層內的破壞力有極大的不同。
爆炸產生的威力被大大的削弱。
星艦比水面戰艦更加耐揍,更不用說制造星艦的鋼材質量也遠遠超過水面艦只。
而且即便是遭受同等強度的創傷,一艘水面艦艇因為重力存在可能會沉沒,但對于一艘星艦來說,可能還保存一定作戰能力。
一些大型星艦還擁有模組結構,可以隨時分離受損艦體,開啟二層或三層甲板攻防體系。
因此在宇宙中,想要徹底摧毀一艘星際戰艦,遠比想象困難的多。
超級作戰就是從內部入手。
超級作戰小隊找到星艦艦體薄弱甲板,有隨隊來的機器人安裝小型核熱炸彈,將特種鋼材鑄造的甲板熔開。
小隊成員在星艦自動維修系統將缺口修補好之前,魚貫進入星艦內部。
捷琳娜拔出佩刀,腿部力量爆發,身體化作一道殘影對著啟動的防衛機器人沖去。
等她的身形停下來的時候,防衛機器人全部變成了一地的殘骸。
小隊攻擊前進。
星艦內部通道狹窄,環境復雜。
在對星艦的強行登陸作戰中,防守方因為能夠利用地利,而往往可以組織出優于登陸部隊的火力。
在戰局還不明朗了時候,極少指揮官會使用這種幾乎是送死行為的星艦登陸作戰。
因此被一批敵對士兵滲透進星艦的各艦艦長,開始并沒有重視這個戰術。在他們學過的課程中,少量進入星艦內部的敵方力量交給星艦內部防御體系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