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路上沒有監控,從胡同出來有一個十字路口。
嫌疑人在當天下午的3點多開著黃剛的那輛車出現在十字路口的監控當中,車子的遮陽板被放了下來,嫌疑人戴著鴨舌帽,身著黑色的休閑服。
看不出來真面目,嫌疑人將車子直接開到了人民會堂停車場。
那之后,嫌疑人一直呆在停車場,直到音樂比賽開始。
經過我們調查,黃剛在案發當天,確實在千里之外的老家,嫌疑人不可能是他。”
趙青云:“能將嫌疑人在十字路口的監控畫面調出來嗎?”
亞男:“當然。”
監控畫面持續播放。
趙青云:“反向偵察呢,嫌疑人從哪里來,他總能留下一些蛛絲馬跡吧!”
秦海:“很遺憾,黃剛家附近有一家大型百貨大樓,人流量太多。嫌疑人應該是經過了偽裝進入了百貨大樓,然后從百貨大樓里再次改頭換面。經過地下通道,避開監控進入黃剛停車的位置。”
趙青云:“嫌疑人為什么會選擇黃剛的車?說明他事先經過了踩點,知道黃剛那幾天不在家。他會不會就住在附近?或者跟黃剛住在同一小區?”
秦海:“我們也想到了這一點,但黃剛所住的小區不是一般的大,幾百棟樓,上萬戶人家。
東西南北四道大門,也沒有設門禁卡,任何人都可以出入,附近又是城中村,來來往往的人流量那是相當的大。
附近派出所民警也跟著我們走訪調查,至今沒有找到有用的線索。”
周局發了言:“趙隊,我記得之前你介紹過陸續,說這個人性格孤傲,喜歡獨來獨往。你覺得他會有同伙嗎?那個大胡子嫌疑人到底跟他有沒有關聯?”
趙青云摸了摸腦門:“以我對陸續的了解,你說的那一種不太可能。他這個人相當自負,也不輕易地相信別人。我實在想不出他會有同伙的可能性。”
周局:“那你怎么解釋這兩起失蹤案件?”
趙青云:“我無法解釋,受害者特征相同,嫌疑人的交通工具最后出現的地方也相同。要說這兩起案件沒有關聯,也不可能。”
周亞男:“楊涪的同學周曉雨提供了一個細節,楊涪當天出禮堂不久,有一個陌生男人到后臺詢問過楊涪為什么沒有上臺領獎?
但這個人是誰?周曉雨說她是一個重度臉盲者,只記得那個男子大概三十歲左右的年紀,長什么樣,完全沒有記憶。
我們讓周曉雨在禮堂監控當中經過了相當長時間的辨認,周曉雨最后幾乎崩潰了,說她真的不記得那個人長什么樣。”
趙青云:“所以你們認為這個男人有嫌疑?”
周亞男:“沒有,最后我們經過走訪調查,覺得周曉雨所說的那個男子很有可能是主辦方一位叫劉行的負責人。
劉行說,當時臺子上宣布領獎的時候,作為冠軍得主楊涪卻沒有上臺,他到后臺問了一嘴。有人回答說楊涪身體不舒服,他也就沒有再問了。”
碰頭會議結束的時候,趙青云又讓亞男將禮堂的監控再次播放了一遍。
播放完之后,他確定是自己多慮了,他在監控當中看到的那個身影,只是一個跟陸續身形很像的人,但長相容貌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