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初三,等初一初二考完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和教室慢慢考。
因為期末考試的緣故,從四號晚上回到學校開始,整個校園似乎都進入到了某種特定時間觸發的屬于期末的氛圍里面,連早上吃包子的時候,都有更多人開始背單詞、背公式。
因此被噎著的不在少數。
為了保證這學期能劃上一個比較圓滿的句號,房長安也抽出了更多的時間來復習。
周日的時候程夢飛甚至一度決定這周不許他再借書,擔心他耽誤復習,房長安保證了半天才說服了程老師相信自己的天賦和實力,又借了兩本書。
看完《魯迅》之后,房長安就開始有意識把閱讀的書籍分為了兩類,一類是詩詞、小說為主的文學類,一類是經濟、金融乃至于工業等專業書籍,前者讀起來毫無疑問更輕松,而后者,坦誠地說,絕大部分看不懂,消化的十分吃力。
房長安能咬牙堅持下來,而不是選擇靠著“長安哥”“全校第一”“長得很帥”等優勢去“享受”初中生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沈墨。
重生之初,他的目標十分明確與簡單,就是改變家庭殘破的厄運,并且讓家人過上富足安康的生活。
剛剛重生后的他驚喜、茫然而又無措,對這個小小的目標也找不到方向,而如今,老爸出去打工了,短時間內肯定要受苦,但只要他視野與心胸打開,有包子鋪這邊的資金,有自己的推動,有沈誠言的借力,帶領著整個家庭脫貧致富奔小康,絕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長則三五年,短則兩三年,家里的境況肯定會有極大改善。
這一個短期目標已經在實現的路上。
房長安卻發現自己不再滿足于此,這種不滿、不甘,一方面源于他內心深處的野心。
重生啊!上蒼給了自己這樣寶貴的機會,難道自己就用來買股票吃分紅,炒房等升值,躺著等錢往腦袋上砸?
或者像前世那樣等到移動互聯網大時代來臨,跟著微信喝湯?
而另一方面,則源自于沈墨,或者說沈墨背景的刺激。
即便過完這個年,等到明年二月沈墨過完生日,她也才十一周歲而已,房長安由于身體和環境的緣故,外顯的性格有一定的“稚嫩”,內心深處卻始終是一個成熟的靈魂。
前世今生,他接觸到的沈墨都只是一個小女孩,談不上愛情,但不能否認的是,或許因為曾經的那份悸動,或許因為一個學期的相處,對于她即將轉學離開這件事情,他十分不舍。
這讓他再次記起了剛剛得知沈墨外公、舅舅這層背景后的震動與……怯懦。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哪怕沈墨轉學去市里讀書,最多也就是兩年的分別而已,等到高中,自己考進市一中,她大概率也會就讀于市一中,那時候兩人至少仍在一個學校。
真正能把倆人分開的,并非是沈墨轉學,而是他從那天之后就怯懦的退縮。
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房長安能夠理解和體貼自己的這種反應,他也一度說服接受了這個事實。
然而元旦后的周末返回學校,房長安發現自己并沒有能成功說服自己。
距離放假只有一個星期了,一個星期之后,考完試,寒假開始,過完年,寒假結束。
回到學校,他回到座位、離開座位、看書累了伸懶腰、犯困了想打瞌睡,都再也看不到旁邊那個肌膚勝雪,精致可愛的小姑娘了。
以后兩人或許還會在沈誠言家里遇見,或許還會在市一中遇見,但自己很清楚,從她轉學開始,兩人就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不會再有交集了。
這是很普通、很常見的事情,前世的兩人便是這樣,分開后再也沒有重逢。
可是重來一回,自己還要這樣認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