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長安得知自己造成了怎樣“惡果”的時候,已經在溫州過了一個多月,開始準備回家了。
出于謹慎,在實施了“督促學習”計劃后的一個星期,他還特意給常威回了一個電話,得知李猛一直在家里寫作業,壓根沒出過門,對自己的聰明才智很感得意,又想著說不定好些年過去,王珂會偶然得知這件事情的真相,不知道她那時候會是什么反應,覺得好笑、幼稚還是幸福、甜蜜呢?
然后很快把這件事情拋到了腦后,繼續忙著去勸說爸媽。
在鎮上開店并非是一件小事,因為做生意就要開門,那么就要住在鎮上才行。
“住在鎮上,住哪?總不能住你大爺或者小姑家里面吧?”
“家里的地怎么辦?”
“你弟弟跟妹妹上學怎么辦?”
房長安做好了爸媽很難說服的準備,但還是沒想到會難到了這個程度,在對這附近的十多家鞋廠都做了簡單了解之后,他在晚上向爸媽提出了想要開一家鞋店的想法,然后立即就遭到了駁斥。
房祿軍甚至說出了“你好好上學就行了,其他的不用操心,家里再窮我都供得起你上學”這種比較嚴厲的話。
雖然這一年來房長安時有驚人表現,但在房祿軍眼中他始終是一個孩子,如今公然提出徹底改變整個家庭命運的建議,雖然說是商量,仍極大地挑戰了他這個父親的自尊和威嚴。
因為家里窮,房祿軍在這方面一直比較敏感,尤其是上初中以來房長安迅速成熟之后,愈發對此忌諱,生怕被媳婦、兒子瞧不起,他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則想要把耳朵堵上,不愿意知道兒子除了成績之外的任何“成就”。
從去年到現在,他對房長安賣包子的事情始終都保持著“視若無睹”的態度,就當做不存在,每回打電話都要問房長安學校花了多少錢,要給他多少錢之類的話,以此表明這個兒子仍然是自己這個當爹的花錢養著的。
放假之后,房長安為了鋪墊開店的事情,給從容交了個底,當然也不是真正的底,他如今手里有五萬塊,都買了股票,跟老媽說有兩萬,這已經把從容震驚的好幾天回不過神來。
兒子才沒滿十三歲啊!一年掙了兩萬,這是什么概念?
房祿國和徐靜夫妻倆攢了好幾年,又借了錢,買的那套兩層小樓房還不到兩萬塊錢,只一萬八而已!
至于當初房長安第一次跟她說起搬到鎮上、縣里去住,她為了打消兒子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肯定要把難度夸大,因此才說鎮上的房子也要兩三萬。
來到這里之后,從容覺得有必要把這件事情告訴房祿軍,結果房祿軍壓根沒聽完,她只起了個頭,房祿軍就火了,說:“你跟我說這個干嘛?他賺多少是他的事情,我不管!不用跟我說!啊?你還想花你兒子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