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母子倆又商量著選了款式,多是以年輕人為主,第一批先訂了六百雙鞋子,價格從兩塊到十多塊不等,最貴的十一塊錢一雙。
六百雙鞋子共三千四百多塊錢,均價接近五塊七,這讓從容第一次見識到了生意場上的利潤有多大。
不過接下來還有運輸成本,包括開店還有前期投入。
因為第一次生意,兩家鞋廠都不放心,一開始要全款,母子倆給人磨了好幾天,終于先付了一千五的訂金,一家七百一家八百。
實際上現在店面還沒定,鞋子是不用急著定的,從容第一次做生意,考慮還不周全,房長安自然想到了,但他擔心爸媽會中途打退堂鼓,所以反而攛掇著老媽早點把錢給了,比鞋廠還積極。
這樣一來,錢給了,從容想反悔都沒法子了,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晚上房祿軍聽說訂金都給了,氣得大罵從容沒腦子,從容自己也有點后悔,不過已經沒法子了,人家不可能給退錢的,只好趕緊買票回家,準備開店的事情。
沈誠言那邊很有效率,三件事情基本全部辦妥,最重要的自然是店鋪,他找到了兩家可以接手的店鋪,一家轉讓,一家閑置。
前一家在鎮中心的商業街里面,這里是燈塔附近的一條丁字街,衣服箱包鞋襪大多集中在此,算是整個鎮子里面最繁華、人流最密集的地段,租金也比較貴,一年要五千以上。
另一家則在鎮一中附近,位置也不錯,不過店面不大,離鎮一中距離也比較遠,有兩百多米,對于學生來說不夠方便,加上鎮一中封校的緣故,之前開的一家面館年后不久就關門了,到現在也沒找到接手的人。
這地方租金比較便宜,一年只要兩千多。
沈誠言比較建議房長安選擇商業街,但房長安考慮之后,還是決定要市一中旁邊那家,主要因為商業街那邊的店鋪普遍虛報價格,售價完全根據顧客的砍價水平來,同樣一件東西,成交價格從**十到二三十不等,可以差兩三倍。
店鋪的利潤也都從這里來。
而從容顯然沒有這樣的手段和心性,既然如此,就先縮減成本,而定價,房長安也決定按照專賣店模式,不講價,不管誰來,任你口若懸河,一毛錢不降。
這樣一來,固然會失去不少不少顧客群體,但可以吸引不善于降價的學生群體,而一中的封校也沒有太多影響,因為學生平時也很少出門買東西,基本都是等周末。
地段上,一中附近雖然不如商業街人流量大,不過距離二中、海天都不算太遠,走路也就二十分鐘左右,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來打開局面。
當然,這絕不是強迫性質的。
房子方面,沈誠言只推薦了一處,說是他一個熟人的,家里都搬去了縣城,這處房子就準備賣掉,也在鎮子東街,位置處于房祿國家和沈誠言家中間,燈塔那條街往東被轉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