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沈誠言的描述,樓房格局與房祿國家里類似,也是大院里面的小院,單層接近五十平米,一樓客廳、廚房、衛生間,有一個臥室,樓上是三個臥室加一個小客廳,面積都不大,相對有點逼仄,但房子裝修、保養的都不錯,而且位置也好,以后大概率還會升值。
對方對外報價是兩萬五,沈誠言給要了一個底價,兩萬二。
單層近五十,兩層就是九十多,四個房間、兩個客廳加廚衛,房長安盤算了一下,應該是可以接受的,主要是價格確實不貴,大爺家提前買了三四年,面積比這還小,也要接近兩萬。
房長安對沈誠言還是比較信任的,但總要領著爸媽……至少是老媽去看看,沈誠言也明白,反正房長安他們馬上就要回去,也不記在一時。
至于最后一件事情,也就是房長明和房嫣然的轉學問題,則是最簡單的,一方面買了房子就可以遷戶口,另一方面則是有熟人好辦事:那個經常往沈誠言家里領人的茍筑的堂兄,就是鎮一小的副校長。
按沈誠言的說法就是“打個招呼的事情,連煙都省了”。
如果是沈誠言自己的事情,自然如此,不過沈誠言替別人幫忙,顯然還是要表示一下的,不過找他的人是房長安,沈誠言因此把這些人情應酬都給擔了下來,不想讓他太早沾染這些。
房長安對此心知肚明,不過感他一番厚意,自然也不說破,只是口頭表達了感謝,將這些默默記在心里面。
對于沈誠言來講,這些事情可能真的只是打個招呼而已,但對房長安他們一家人來講,這是實實在在的在改變命運。
比較尷尬的是,房長安把店鋪、房子、轉學都基本弄完了,房祿軍還沒同意買房子和房長明、房嫣然轉學的事情。
先斬后奏肯定是不可取的,因此房長安只能先加緊勸告,同時把房長明、房嫣然和從容都說服,加入了勸說老爹的大軍里面去。
從容既然已經決定開店,那么買房子、轉學,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自然是支持的,房長明和房嫣然都有點怕轉學,不過聽房長安描述了轉學到鎮上的種種好處,比如有很多吃的玩的,有新房子住,而且還可以跟村里小學的同學炫耀,很容易就都被說服了。
房祿軍見狀,孤軍頑抗也沒有意義,索性給了一句:“我不管了!我管不了你們了!你翅膀硬了!自己飛去吧!”
話這樣說,又怎么可能真的不管,房祿軍仍然不想要用兒子的錢,或者說能少用就少用,把自己上半年的工資全部都取了出來,管工資的老板娘不答應,說沒錢,他脾氣上來,又跟老板娘吵了一架,好在吵完之后,發完脾氣也就冷靜了下來。
只論頭腦,房祿軍無疑還是很聰明的,只不過情商太差,在同意了開店的情況下,買房子、轉學都是接下來必然發生的事情,他自然也明白,只不過放不下面子。
年后上班,房祿軍的工資漲到了兩塊七一個小時,每個月差不多有**百塊錢,如今是農歷六月,他上了六個月的班,這個月因為妻兒都在,加班不多,不過工資也有接近五千塊。
下班之后,他又到了電話亭里面給房祿國、房霞、房祿勇都打了電話,看能借到多少錢,猶豫了一下之后,又給房燕也打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