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日近,心實惶惶,所寄之秘籍正當時矣。受惠實多,無以為報。恰與珂擬題,隨附一題,聊作**。
廣告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心者,志向也,信念也,舞臺者,空間也,成就也。請擬此題。
吾作甚佳,諒汝見之不敢言,容后再寄。
兩載之約,只在朝夕,萬語千言,難付筆端。
謹祝:
同傳佳音
2006年6月13日晚,考生房長安、王珂共盼
第二天房長安把這封信寄出去,又隔了一天,才把兩人重新修飾潤色過的兩篇作文寄了出去,隨后又過三天,19號這天收到了沈墨的回信。
長安哥哥:
我就不說你臉皮后了,反正說了也沒用,你下次能不能不要再寫文言文了?不倫不類,班門弄斧!我附上了我寫的作文,文言文哦,好好看,好好學,但是不要氣餒,你已經寫得很好了,只不過比我差了一截而已(●?ω?●)
還有,你上初三后好久才肯給我寫一封信,我還以為你早都忘了我呢!當然我也給你寫信也少了,可是不能每次總是我主動給你寫吧?這樣太不公平了,而且我是女孩子呀,哼哼。
不過現在我知道啦,你是故意留著話等見面說對不對?嘻嘻嘻,我也是。不過初三確實也好忙啊,每天早起晚睡,羞狗愧雞(你明白啥意思吧?)好在不論怎樣,都要過去啦,以后就不會再有這樣的誤會啦。
我已經跟爸爸媽媽商量好了,等填報好志愿之后,我就到爺爺奶奶家里去住,就可以去你家抓魚啦。
好啦,原本不想給你說這么說的,一下子沒忍住,等考完再說啦。
共愿:
同傳佳音
2006年6月16日晚,夜深疏月清茶沈墨
在這封信之前,房長安與沈墨之間的書信往來,其實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種形式,不論內容、頻率都比沈墨剛轉學時“淡”了許多。
這是房長安預料之中的事情,因為隨著沈墨在市一中逐漸熟悉,朋友增多,融入了那邊,對這邊的牽掛就必然會減少,實際上兩人在整個初二階段都保持了想當緊密的書信聯系,這已經讓他感到頗為意外了。
同樣讓他意外的是,進入初三后兩人的書信頻率毫無預兆地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在那段時間里面,他數次想要主動多寫幾封,又覺得進入初三學業繁忙,市一中作為國家重點,肯定管理更加嚴格,成績都是作業堆起來。
更重要的是由于“她在那邊融入進去”的想法,讓房長安一次次打消了主動寄信的念頭,過了好一段時間才趁著月考成績出來給她寫了信。
結果第二天就收到了沈墨的“回信”。
兩人寄信大多需要三天時間到對方手中,這顯然不是她收到來信后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