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女孩子倒不至于去懷疑沈墨說的是假話,然而蘇軾畢竟是從識字開始就經常在教科書、老師口中出現的正面人物,乍聽沈墨這樣說,固然受到了一定沖擊,卻還不至于立即扭轉印象。
當然也不可能去反駁沈墨,因為她們了解的信息很少。
“人都是受時代影響的,美人換馬這種事情要放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去看,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風俗、觀念和道德標準,完全用現代的標準去評判古人未免有點不大公平。”
房長安壓根不在乎沈墨怎么看待蘇軾,但她這句話明顯有所指,樂得找個機會“解釋”一二,“至于‘十年生死兩茫茫’,如果因為有了朝云、王閏之,就忘了王弗,那才是薄情吧?”
沈墨瞥了房長安一眼,沒有接話。
房長安也不多說,免得多說多錯,反正能“解釋”一句就是賺的,不過卻注意到王珂也瞥過來一眼,然后也沒說話。
他忽然發現自己的解釋,對沈墨似乎并沒有什么效果,而對王珂這邊,則似乎反而有點反作用……這不會是沈小墨故意挖好的坑吧?
房長安想了想,覺得自己應該是想多了,沈墨倒未必沒有這份聰明,但顯然不會這樣去處心積慮,大概連蘇軾的話題都是臨時起意。
沿湖走了一圈,太陽冒了出來,五人就在樹蔭涼亭里面坐著閑聊,房長安起先仍配合地被冷落,后來見毛閃閃和劉貝把他拉進話題圈,沈墨神情不再似之前那樣冷淡,也不知道是苦肉計有了效果,還是剛剛替蘇軾解釋的那句話發揮了作用,總之見時機差不多,他便主動地開始加入話題了。
前世的房長安遠遠稱不上八面玲瓏,但有多年閱歷在,加上初中三年的人緣積累,真有心去控場實在不算什么難事,他引導著話題控場,場面一下子就顯得融洽起來,別說王珂早忘了了之前的一些情緒,連沈墨都跟他說了好幾句話。
不知不覺到了傍晚,一番閑談,遠在異鄉的幾個老同學都覺得彼此之間親近不少,沈墨原本準備請大家去吃飯,不過雖然知道她家有錢,但請客這種事情大家終究不好意思,房長安也擔心過猶不及,因此以“來日方長為由”跟著一塊做出了反對。
沈墨從小就有些“不愛表達”,小時候表現為害羞,轉入市一中后,這邊的男生可不像鎮上那樣畏縮,被一個眼神就能嚇退,不少男生前赴后繼的靠近過來,然而因為不得法,加上那時候她剛剛轉學,正處于心態敏感的時期,反而有點被嚇住,甚至反感。
加上舒眉因為女兒慢慢長大,也出于未雨綢繆的考慮,兩年里面也有過一些關于女孩子性情、舉止之類的教導,比如“矜持”“自愛”之類。
種種因素之下,初一時已經在房長安影響下有走向開朗趨勢的沈墨,在這兩年里面,反而開始逐漸地在同齡人中封閉起了自己,平日里除了與程娟、宋棠等寥寥幾位之外,別說男生,連與女生們的交流都不多。
時日一久,三分天生的恬靜,后天的環境影響,加上中考后的一場刺激,終于徹底脫胎出了如今眼前清麗絕俗,卻也清清冷冷的沈墨。
她已經慢慢習慣了淡化情緒的表達,也慢慢習慣了越來越少說話,用精煉、準確的語言去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愈是如此,便愈是不喜一些虛偽的、無謂的東西。
何況她其實今天的心情本來也就很復雜,歡喜、開心、失落、難過、委屈……都有。
下午一番閑談,讓她一度沉浸那種氛圍之中而忘記了一些事情,但當結束之后,這種情緒卻反而愈發清晰而強烈。
出于禮貌邀請大家吃飯,乃至于來家里做客,都是真誠的,但大家都表示了拒絕,并且她也很認同“來日方長”之類的話后,因此便也沒有再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