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疑惑地眨眨眼睛,隨即有點興奮地問:“你們開的那家店嗎?好啊,我早就想去看了。”
王珂是昨天才從沈墨口中得知房長安與沈誠言在市里面也開了一家包子店的,也有點好奇,不過自己一個外人不大好意思跟著去,道:“那你去吧,我先回去了。”
沈墨拉著她的手臂道:“一起去嘛,我們順便逛逛。”
房長安笑道:“一起去吃包子。”
王珂猶豫一下,還是點點頭,跟著一塊下樓上車,房長安坐副駕駛位,倆小姑娘坐在后面拆手機、選號碼,一共倆號,還是可以選一下的,然后再互相存號碼。
拿到新手機的興奮與新奇之后,兩人很快被房長安與沈誠言的談話吸引了注意力。
“上個月營業二十六天,總營業額是不到四萬,三萬九,扣掉物料、工資之類的花費,不含租金,利潤兩萬出頭,房租基本掙回來了。”
沈誠言說起來的時候,自己也覺得有點恍惚,他壓根沒想過開個包子鋪會這么掙錢,這才第一個月,看著意思不用半年就能把前期投入收回來了。
“我們要不在市中心也開倆店?”
房長安失笑道:“您怎么比我還著急了?”
“掙奶粉錢唄。”
沈誠言說了句玩笑話,隨即才嘆道:“就是因為開個店利潤這么大,才覺得不平衡,那些漢堡什么的不是成本更低?我也算想明白了,這錢總有人掙,那不如咱們掙了,至少不管怎么說,我們用料良心,保證健康,而且還納稅積極。”
沈誠言已近三十,不過性子跟前兩年倒沒有什么變化,反而因為接觸網絡比較多,有點憤青的趨勢,總覺得到處都是崇洋媚外,這讓他心里面很不爽,之前還想過要把蘋果的股票給賣了,被房長安和沈誠立同時反對才作罷。
一碗湯兩塊,一個包子五毛,假如每個人都是一碗湯四個包子,就是四塊錢,三萬九的營業額就需要賣出去一萬人次左右,除以二十六天,每天需要賣出去三百八十人次——雖然全天營業,但生意最好的肯定是中午,早晚都屬于次要的,這樣算起來生意確實不錯。
不過房長安相信隨著加班文化盛行,晚上的生意肯定也會好起來的。
他想了想道:“沈叔叔,我們這家店才剛開一個月,現在就想著下一家店有點太著急了,開當然是要開的,不過我覺得可以緩一緩,得選好地方。”
“擴展生意可以考慮一下外賣,多招兩個人,明確一下配送范圍,最好集中在附近的寫字樓、辦公區,因為比較集中,送過去也快。”
倆小姑娘坐在后座聽著兩人聊天,互相看一眼,都有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以前都知道房長安賣包子掙錢,但沒想到這么掙錢,一家店一個月就賺兩萬,哪怕是對于沈墨來說,這也是一個她從未接觸過的數字,當然她其實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多概念,畢竟真算起來,她自己的資產——相機、貓、衣服之類加起來,十萬肯定不止。
不過花錢跟賺錢畢竟不一樣,她以往也掙過錢,甚至其中艱難:洗衣服、拖地、擦桌子、曬被褥,累得腰酸背痛才掙十五塊錢,兩萬……夠自己鋪床疊被好久好久了!
沈墨都覺得厲害,王珂自不必說,她都不知道爸媽忙里忙去一年能不能賺兩萬,還要供一家人吃喝,還有自己跟弟弟上學……
這是一個兩個小姑娘都覺得有點陌生的房長安,給人的感覺與印象,都從學校里面超脫了出來,不再是一個爸媽花錢供養的學生,變成了與同學一般年紀,卻已經在某方面與爸媽一樣的形象。
囿于閱歷,兩個小姑娘并不能清楚深刻的理解這種差別的意義,不過正因為這種模糊的感覺,加上主觀濾鏡,反而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對他這種獨特的感受上面去,一時間都沒有說話,默默地看著他與沈誠言討論。
到了東城商業區,沈誠言在地下車庫停了車,王珂第一次到這種地方來,十分新奇,但有沈誠言這個外人在,不好意思多說話,一直跟沈墨牽著手,跟著一塊進電梯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