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預挑戰約定成俗的事情需要大勇氣,尤其是在中國當今的教育環境之下,大家都喜歡聽話、溫馴的學生,在從小就被灌輸種種“聽話”觀念的情況下,這種勇氣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思想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行動,也未必就需要與眾不同來證明自己。
因此事后張俊輝進行過反思,覺得自己因為主觀想法而給房長安打低分的舉動實在沒有必要,且有失公允。
但這并不影響他此時再次感到期待。
舒昂的眉毛也微不可查的挑了挑,又打量了一眼臺上這個早已經聽過名字的男孩子。
沈墨與王珂互相看了一眼,都沒有說話,很快把注意力重新放在臺上,旁邊的宋棠她們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在我小時候,書上說愛國,老師說要愛國,我們也都說要愛國,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我小時候跟人吵架,還會罵別人:‘你是蔣介石’‘你是日本鬼子’,然后對方也反罵‘你才是蔣介石’‘你才是日本鬼子’……”
臺下有點奇怪的響起一陣低低的壓抑的哄笑,似乎還有人說“我小時候也是……”
“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似乎是初中,似乎是高中,似乎是我們開始懂事了,慢慢的沒有人再說愛國了。”
“好像我們越長大,越懂事,越覺得愛國是一件羞于啟齒的事情,是一件可恥的、不好的事情。”
“愛國可恥嗎?不好嗎?”
“答案是很顯然的,愛國是一件光榮的、理所應當的事情。”
“那這樣一件光榮的、理所應當的事情,為什么大家越來越羞于啟齒呢?”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身邊開始充滿了一種氛圍,似乎中國的一切都是不好的,都是錯的,沒有前途的,你愛這個錯誤的國家就是一件愚蠢、可恥的事情……”
“我在報紙、雜志、網絡,甚至是電視新聞上,不止一次看到過這樣的新聞,如果你也看,大概也對這類說法不陌生。”
“比如哪里舉辦夏令營,中國的孩子和外國的孩子一起對比,外國的孩子都很自強自立,中國的孩子離開了爸媽就什么都不會,一點獨立能力都沒有……
“還有‘中國的學生只會做題,除了做題考試什么都不會’,‘九零后是垮掉的一代,未來的中國是沒有希望的’……”
“比如造三峽花了五億,污染環境……比如抗美援朝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決定,美國原本對我們多好多好,都是打抗美援朝才得罪了美國……比如中國唯一的出路就是全盤美化,否則十年之內必然崩潰……比如國黨在抗戰中發揮了多重要多重要的作用,甚至還有人在電視上公然污蔑、侮辱教員,還有一大批擁躉為此叫好……”
房長安的演講剛開始不到兩分鐘,偌大的演講廳已經落針可聞,尤其是前排評委、領導們的坐席區域,空氣仿佛凝滯一樣。